[发明专利]多包衣包芯纱及其制备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032.X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8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孝峰;田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可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1H7/8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衣包 及其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芯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包衣包芯纱 及其制备机。
背景技术
包芯纱又称复合纱或包覆纱,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纤维 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纱线。最初的包芯纱是以棉纤维为皮、涤纶 短纤纱为芯开发的短纤维与短纤维包芯纱。包芯纱一般以强力和 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 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包芯纱兼有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 的优良性能。比较常见的包芯纱有涤棉包芯纱,它以涤纶长丝为 芯纱,外包棉纤维。还有氨纶包芯纱,它是以氨纶长丝为芯纱, 外包其他纤维制成的纱线。由这种包芯纱制成的针织物或牛仔裤 料,穿着时伸缩自如,舒适合体。现有的包芯纱是以单根纱线包 绕芯丝,强度不够大,在编织过程中容易断裂,伸缩性较差,再 者,现有技术中的倍捻机能耗大,生产效率低下,包纱线在纱芯 上的绕包不均匀,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倍捻机上的 张力调整装置用于将加捻区域形成的纱线张力进行调整,以满足 卷曲区域的张力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包芯纱在包绕的过程中需要 合适的张力,张力太大纱线筒装上的纱线缠绕的太紧,使筒装上 的纱线集合后非常坚硬并且容易脱边,且纱线容易被拉断;张力 太小纱线筒装上的纱线缠绕的太松,使筒装上的纱线集合后非常 松软并且变形。现有技术中的纱筒在卷绕过程中保持稳定,而没 有一种能够适应纱筒转动的张力调节装置。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 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包覆倍捻 机[申请号:CN200910102261.3],包括机架,驱动电机安装在机 架上,龙带与驱动电机联动连接,加捻单元与龙带联动连接,加 捻单元包括倍捻锭子,在倍捻锭子的上方设置有导丝钩,牵伸辊 安装于导丝钩上方,压轮压紧于牵伸辊上,在牵伸辊的上方还安 装有带移丝嘴的移丝杆,纱筒安装于机架上,纱筒紧压于磨擦辊 上,减速器与驱动电机联动连接,捻度捻向齿轮与减速器相啮合, 牵伸辊与捻度捻向齿轮联动连接,磨擦辊通过卷绕齿轮与捻度捻 向齿轮联动连接,带成型齿轮的成型箱安装于机架上,成型齿轮 与摩擦辊相连,移丝杆与成型箱相连。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该 包覆倍捻机以单根纱线包绕芯丝,包绕不够均衡,容易出现漏包 或重叠包绕,并且生产效率低,能耗高,成本高。此外,采用单 根纱线包绕芯丝在编织过程中容易断裂,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 实用性差。另一方面,该包覆倍捻机以单根纱线包绕芯丝无法实 现多种色彩混合,加工而成的产品仅为单色,也无法实现使产品 具备功能性。纱筒在卷绕过程中保持稳定,其张力调节装置不能 够适应纱筒自身转动的情况,容易与纱线发生脱离,整体设计还 不够合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 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廉的多包衣包芯纱制备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 单,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廉的多包衣包芯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多包衣包 芯纱制备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转动连接有 转盘,所述的转盘与驱动机构相连,在转盘上贯穿固设有供中心 纱自下而上穿过的中心纱管,所述的转盘上设有位于中心纱管外 围的至少一个用于放置线筒的纱锭,所述的转盘上还贯穿固设有 若干供自线筒释放的包纱线自下而上穿过的过线针管,所述的过 线针管与纱锭一一对应设置且位于纱锭和中心纱管之间,所述的 过线针管在圆周方向沿顺时针或逆时针高度依次增加或减少从而 使各包纱线与中心纱的各绕包点依次沿着中心纱轴向并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可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可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