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节能环保型送风支管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334.7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6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金山腾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9/10 | 分类号: | C21B9/1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明淑娟 |
地址: | 063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送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送风管道,具体是一种节能环保型送风支管。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高炉热风由热风炉,通过热风干管和围管,经高炉送风支管送入高炉内部。
目前国内高炉送风支管存在着热风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导致高炉内部工况不稳定,造成能源浪费大、生产能力低。
现常用的双层壳体的送风支管,对提高现行炼铁行业的工艺、提高产能、不断的提高风温、风压、富氧量,虽然比较以前的送风支管的性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设计的缺陷,耐材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裂纹,致使送风支管频繁出现外表温度高、发红、烧穿等事故,导致高炉经常出现临时停产检修,造成能源浪费、产量下降、作业环境恶劣。现有送风支管结构已不能满足目前的高风温、高风压、富氧量大的生产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送风支管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量和风压、具有多重耐材保温隔热结构的节能环保型送风支管。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环保型送风支管,包括鹅颈管、补偿器、中节、下节、弯头、直吹管,中节上安装有测量送风支管内部热风风温、风压、风量的测压装置和调整风压的流量装置;送风支管的金属钢壳内侧设置有多重保温隔热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通过调节流量和风压装置,可以将所有送风支管的热风参数调节一致,将大大提高高炉的冶炼效率和铁水质量,降低能源消耗;(原理图)
多重保温隔热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送入高炉的热风温度,降低热损耗节约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达到降低送风支管外表面的温度,改善操作环境,降低CO2等污染排放,保护环境目的。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测压装置包括上测压管和下测压管。通过两个以上取压点可以准确测量送风支管内部热风通道的风压。
上测压管和下测压管分别由外部的弯管和依次贯穿金属钢壳、多重保温隔热结构的热风通道构成,热风通道由耐火材料浇筑成型,位于金属钢壳外部的一段热风通道外裹钢套管,钢套管一端与金属钢壳焊接,另一端通过法兰与弯管连接。
钢套管为两段式结构,与金属钢壳焊接的一段为大直径套管,与法兰连接的一段为小直径套管,小直径套管与大直径套管结合部装有连接板。大直径套管内可以浇注更多的耐火料,以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流量调节装置的阀体通过法兰组件装配在金属钢壳上,流量调节装置的阀芯为耐高温制品,通过调整阀芯角度调节送风支管内部热风通道的风量。
多重保温隔热结构自金属钢壳的内侧壁向内依次为保温隔热耐火浇注料层、不锈钢网格层、刚玉浇注料内衬层、反辐射耐磨内衬层。保温隔热耐火浇注料层起到降低外表温度的作用,不锈钢网格层起到在浇筑刚玉浇注料内衬层时保护轻质耐火材料不被破坏并且融合耐火材料的作用,反辐射耐磨内衬层可以将热量向热风通道反射降低外表面温度,防止热量流失,提高送入炉内温度,提高耐材的抗冲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后的测压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后的流量调节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部放大后的多重保温隔热结构示意图;
图中:1-鹅颈管;2-补偿器;3-中节;4-测压装置;5-流量调节装置;6-下节;7-直吹管;8-多重保温隔热结构;9-金属钢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实施例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参见图1,节能环保型送风支管,由鹅颈管1、补偿器2、中节3、下节6、直吹管7构成,其中补偿器2设置两个,一个设置在鹅颈管1与中节3之间,另一个设置在中节3与下节6之间;中节3上安装有测压装置4和流量调节装置5;送风支管的金属钢壳9内侧设置有多重保温隔热结构8。
参见图2,测压装置4为两个即上测压管41和下测压管42;上测压管41和下测压管42分别由外部的弯管43和依次贯穿金属钢壳9、多重保温隔热结构8的热风通道44构成,热风通道44由耐火材料浇筑成型,位于金属钢壳9外部的一段热风通道44外裹钢套管45;钢套管45为两段式结构,由一段大直径套管和一段小直径套管组成,小直径套管与大直径套管结合部装有连接板46,大直径套管一端与金属钢壳9焊接,小直径套管通过法兰47与弯管4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金山腾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唐山金山腾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含铁粉尘的转底炉生球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方便装卸的弯头直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