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口腔白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352.5 | 申请日: | 2016-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友;宋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友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02;A61K33/14;A61K35/413;A61K35/64;A61K33/22;A61K35/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口腔 白斑病 中药 组合 制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白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
众所周知,口腔白斑病是一种常见病,指仅仅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变的斑块状损害,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黏膜均可发生,但以颊、舌部最多。白斑的色泽除了白色以外,还可表现为红白间杂的损害。在组织病理上的变化,为癌前损害的特征一上皮异常增生。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吸烟是常见原因白斑患者有吸烟习惯的占80%~90%,且发病部位多与烟的刺激部位一致。其他如咀嚼槟榔、酒、不良修复体、残冠、残根等刺激也能引起白斑。在全身因素中,白色念珠菌感染、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梅毒以及射线、口干症等均同白斑具有密切关系患者以中老年较多,男性多于女性。属复感毒邪所致。白斑病好发于颊、舌、唇的粘膜上,有时也可发生在硬腭和牙龈。一般无自觉症状,起病时为大小不一、光滑、稍突出粘膜表面的乳白色斑,以后可逐渐增大变厚、变粗糙。如果白斑颜色加深,有疼痛或出现裂隙,表面溃烂时防恶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药的有益起效果是:提取活性因子达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生肌收敛、利水排毒效果。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吸收率高、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毒副作用少的一种治疗口腔白斑病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上述目的,一种治疗口腔白斑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原料药重量份数如下:葛根4~6份、大豆黄卷3~9份、硼砂1.5~3份,蜈蚣3~5份、酸枣仁3~5份、僵蛹3~9份、薄荷3~6份、赤芍3~9份、糯稻根3~9份、人工牛黄0.15~0.35份、三叉苦3~4份、大青盐1.2~2.5份、山豆根3~6份、葎草9~15份、蒲公英3~9份、瞿麦3~9份、小蓟4.5~9份、淡竹叶3~9份。
制备方法:先将蜈蚣、僵蛹的干体加52度白酒与水的比例为1∶10,加热回流1小时,回收白酒,滤过,滤液备用;将葛根、赤芍、糯稻根、三叉苦、山豆根、葎草、小蓟加入6倍的65%乙醇内,加热回流1小时,回收乙醇至尽,滤液滤过备用;再将残渣与大豆黄卷、酸枣仁、蒲公英、瞿麦、淡竹叶加水煎煮2小时,滤液滤过与蜈蚣、僵蛹滤液、上述中药的醇提液、硼砂、人工牛黄、薄荷的粉末混匀,加入糊精按1∶1搅匀,浓缩至1.15~1.25(50℃)的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友,未经李文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3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母婴床
- 下一篇:一种治疗老年男性术后排尿困难的中药组合物及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