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1648.7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8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棠;吴黎明;陈永彬;陈大川;许小东;江锦东;谭四喜;陈建强;梁启刚;廖慧琪;黄天生;吴佳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0 | 分类号: | G01B11/00;G01B11/04;G01B11/06;G01B11/14;G01B11/22;G01B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检测 方法 系统 | ||
1.一种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通过与所述伺服电机连接的滚珠丝杆带动待测工件来回 移动,同时伺服电机输出转角信号至计算机;其中,所述转角信号包括伺服电机所转圈数和 当前角度;
所述计算机对所述转角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
利用设于第一位移机构处的第一摄像头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处的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 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机;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用于调节第一摄像头的焦距;
所述计算机对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宽度、孔的位置和孔的大小;
所述计算机根据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角信号和所述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 的长度和孔间距;
利用设于第三电动滑台处的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所述激光传感器 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点 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
所述计算机对所述激光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所述待测工件的厚度、平面度、台阶 高度和孔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运动控制卡控 制伺服电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把待测工件放置到伺服送料平台,靠定位边定位;
设置计算机中待测工件的基本参数;其中,所述基本参数包括待测工件上孔的数量和台 阶的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设于第一位移 机构处的第一摄像头和设于第一电动滑台处的第二摄像头摄取待测工件的图像并传送到计算 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计算机控制伺服送料平台带动待测工件沿着直线导轨移动至 摄像头正下方区域;
通过手动调节第一位移机构的垂直位置调节第一摄像头的垂直位置;通过手动调节第二 位移机构的垂直位置调节第二摄像头的垂直位置,通过计算机控制第一电动滑台移动,第二 摄像头随着第一电动滑台垂直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利用设于第三电动 滑台处的激光传感器垂直发出激光至待测工件表面,激光传感器获取多个距离信号的电压, 并通过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方式得到激光传感器的激光点信号并传送至计算机的步骤 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工件的位置,计算机控制伺服送料平台带动待测工件沿着直线导轨移动至 激光传感器正下方区域;
通过手动调节第三位移机构调节第二电动滑台的垂直位置,计算机控制第二电动滑台和 第三电动滑台的移动,激光传感器随着第二电动滑台和第三电动滑台的垂直上下、水平前后 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铰链杆件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待测工件的台阶移 动到激光传感器正下方区域时,计算机控制第二电动滑台,第二电动滑台带动第三电动滑台 和激光传感器向上移动一个台阶的距离,以适应激光传感器的检测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16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四象限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电机外壳同心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