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气保健面包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2168.2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翟迪升;乔方;简华君;黄略略;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21D13/06 | 分类号: | A21D13/06;A21D2/38;A21D2/36;A21D2/26;A21D2/24;A21D2/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气 保健 面包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包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补气保健面包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面包作为健康方便食品,在西方国家一直作为主食。在中国面包虽然不是主食,但 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青睐。目前面包虽然琳琅满目,但种类很不均衡,绝大多数都是普通面包 产品,添加药食同源和保健食品原料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面包和添加果干的水果面包产品都 很少,相关的专利申请和授权则更少。添加上述两者的面包产品专利申请和产品并未发现。
若面包中添加药食同源和保健食品原料生产面包,从技术角度看,一方面由于药 食同源和保健食品原料大多都有与普通面包不太匹配的口感、颜色和风味,甚至有一定药 味,有不适合面包加工的特性,这必然对面包的颜色、香气、味道和质地等感官品质造成不 良影响;另一方面在面包中加入不含面筋和不能形成面筋的药食同源和保健食品原料,会 稀释面粉中面筋蛋白质数量,降低面团中面筋质量,进而影响面包的外观、体积、内部结构 和老化等感官品质。这也许是此类产品品种少的主要原因。
从营养角度看,面包中营养素有待强化和补充。这是因为生产面包的主要原料小 麦面粉因精制除去糊粉层和麸皮,不仅造成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而且也造成部分蛋 白质缺失。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六大营养素中容易缺乏的两类,我们人群饮食中蛋白质摄入 较低。因此面包中强化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蛋白质很有必要,若能结合面包的保健功能, 有选择地强化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蛋白质,不仅使面包更加营养,而且有助于面包保 健功效。
从保健角度,有些果干、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有助于药食同源原料和保健食 品原料的补气功效提升。
还有,L-赖氨酸是蛋白质的重要组分之一,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但又十分需要的 八种氨基酸之一。因食物中缺乏L-赖氨酸,尤其是人们一日三餐谷物中L-赖氨酸含量更少, 所以又称之为“第一必需氨基酸”。提高面包中蛋白质的利用率显得非常重要。另外,L-赖氨 酸还有很多重要营养和生理功能。但在现有技术中,并未出现有将L-赖氨酸和药食同源物 质等结合起来,添加到面包中用于改善人体体质的方案。另外,普通面包使用较多蔗糖,蔗 糖容易引起蛀牙,也不适合糖尿病人和肥胖人群食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气保健面包及其制作方 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面包功能单一、营养不全、蛋白质利用率低,且因添加药食同源和 保健食品原料等会导致面包品质下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补气保健面包,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高筋面粉或面包专用粉75-95份;
白糖或木糖醇15-25份;
人造奶油或天然奶油4-8份;
鸡蛋5-25份;
即发性活性干酵母0.75-1.5份;
食盐0.75-1.5份;
温水35-70份;
所述温水为26℃-36℃的水;
谷朊粉3-12份;
乙基麦芽酚0.005-0.007份;
面包面团复合改良剂0.3-0.8份;
人参1.5-6份;
炒白术1.5-6份;
白茯苓1.5-6份;
炙甘草1-4份;
大枣1.5-6份;
桂圆1.5-6份;
荔枝干1.5-6份;
L-赖氨酸0.15-0.3份;
硫酸亚铁0.01-0.02份;
叶酸0.0003-0.001份;
维生素B120.0000015-0.00001份;
所述补气保健面包,其中,按重量份数计,包括:
高筋面粉或面包专用粉85份;
白糖或木糖醇20份;
人造奶油或天然奶油5份;
鸡蛋20份;
即发性活性干酵母1份;
食盐1份;
温水48份;
所述温水为26℃-36℃的水;
谷朊粉7份;
乙基麦芽酚0.006份;
面包面团复合改良剂0.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