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2596.5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卿;王玉江;郭长会;董明;陈鲁;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B01F5/00 | 分类号: | B01F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稀油旋流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稠油油田矿场稠油掺稀油降粘用设备,尤其是一种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
背景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非常丰富,稠油已经成为我国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稠油集输处理方面一直存在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制约着稠油的开发。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特超稠油资源的动用,油田面临稠油处理和输送过程中能耗高、温度高、安全隐患大的问题;同时,掺稀资源短缺的困难越来越严重,稠油处理难度越来越大。
稠油掺稀是降低输送和处理难度的重要措施。但是目前没有专用的稠油稀油混合设备,稠油与稀油只是简单的管道混合,效率低、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把稠油稀油混合和降低摩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掺稀混合效果,降低了输送压降和能耗。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该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设稠油进口,侧方开设稀油进口,下端则开设混合油出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旋流发生器。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所述旋流发生器由若干同角度均匀焊接在壳体内壁上的整流片构成,整流片围绕壳体中心线周向均匀布置,整流片之间形成由旋流发生器外侧到内部的切线方向的流体通道。
所述壳体为纵向圆柱体,稀油进口开设在壳体中部切线位置,使稀油来液均匀平稳地旋流进入壳体内,并且在壳体内与旋流发生器间环形流道内绕轴心旋转流动,最终使稀油在混合器中心的旋流发生器上均匀分布。
所述稠油进口连接稠油进油接管,通过稠油进油接管通过稠油进油法兰连接稠油来液管线。
所述稀油进口连接稀油进油接管,稀油进油接管通过稀油进油法兰连接稀油来液管线。
所述混合油出口连接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接管,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接管通过稠油稀油 混合出口法兰连接稠油稀油混合出口去后继流程管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紧凑,设备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管理方便;
2、把稠油稀油混合和降低摩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稠油与所掺稀油混合效果、降低管道内流动阻力。
3、利用整流器产生旋流,无可动部件,因此安全可靠、效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旋流发生器轴向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示意图。
图中:1-稠油进油法兰;2-稠油进油接管;3-壳体;4-旋流发生器;5-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接管;6-稠油稀油混合出口法兰;7-稀油进油接管;8-稀油进油法兰;9-整流片;10-切线方向流体通道;11-稠油来液管线;12-稀油来液管线;13-稠油稀油混合出口去后继流程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根据图1,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稠油来液经过稠油进油法兰1和稠油进油接管2进入混合器壳体3内部旋流发生器4中心区域的流道中。稀油来液经稀油进油法兰8和稀油进油接管7切线方向进入混合器壳体3和旋流发生器4之间的流道,并且在混合器壳体3和旋流发生器4之间的流道中绕轴心旋转流动,在混合器中心的旋流发生器4上均匀分布,所述旋流发生器由若干钢板焊接而成的整流片组成并且围绕混合器中心线周向均匀布置。稀油经旋流发生器4内的切向流道按照切线方向产生旋流与旋流发生器4内部轴向流动的稠油混合。
如图2所示,混合器中心的旋流发生器4由若干钢板焊接而成的整流片9组成,整流片焊接在壳体3上,整流片9围绕混合器中心线周向均匀布置,整流片9间形成旋流发生器外侧到内部的切线方向的流体通道10。
如图3所示,稠油来液经过稠油来液管线11进入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稀油来液经过稀油来液管线12进入稠油稀油旋流混合器,混合后的原油经过稠油稀油混合出口去后继流程管线13进入后继系统进行处理或者管线进行输送。
稠油来液经过与混合器同轴的稠油进口接管进入混合器,稀油经过与混合器相切的稀油进口进入混合器,在混合器内部稀油经旋流发生器以切线方向与旋流发生器内部轴向流动的稠油混合,稀油在稠油的流动方向的外侧旋转流动,增加与稠油的混合强度,由于环状接触面较大从而可以增加了稠油和稀油的接触面积,因此能够提高稠油稀油的混合效果;同时,稀油形成油环环绕稠油在管线内流动,可以降低管线内流动的阻力,降低输送压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发明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2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伸缩雨阳篷
- 下一篇:可调节高度的显示器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