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中间补气结构的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3053.5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35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宝龙;刘星如;李先庭;石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C29/12 | 分类号: | F04C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岩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补气 结构 滚动 转子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中间补气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尤其涉及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滚动转子压缩机具有效率高、灵活、轻便等优点,因此其在小型家用空调等领域广泛使用。随着空气源热泵的不断应用,对压缩机在低温情况下的制热能力以及性能系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在低温情况下有一系列问题:1)压缩机压比增大,泄漏量增大,容积效率下降,排气温度升高,导致COP衰减严重和压缩机可靠性降低;2)吸气量减小,循环流量不足,导致空调制热量减小。
中间补气方式有两种,一种为双级压缩中间补气,即在两个串联压缩机中间连接管上补气,另一种补气方式是在压缩机压缩过程进行补气,此时压缩机自带喷射口,称为准二级压缩形式。准二级压缩的滚动转子压缩机可有效解决压缩机在低温工况下排气温度过高和制热量不足等问题,同时相对于双级压缩中间补气具有价格优势。因此,准二级压缩的滚动转子压缩机的中间补气已成为解决低温工况下空气源热泵性能衰减的重要技术途径。
目前,一般的准二级压缩的滚动转子压缩机的补气口开在排气口附近的气缸壁上,这样能保证补气时间尽可能长,但将喷射口开在气缸壁位置将不可避免有一段补气口和吸气口串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从补气口喷射出来的中压气体将喷射进入吸气腔,从而回流至吸气管。因此,压缩机的容积效率有一定幅度的降低。同时,由于受结构限制,气缸壁补气补气口面积的不能太大,由此导致该补气结构下二次吸气量有限,导致对压缩机和系统的性能提升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中间补气结构的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可以避免准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在补气过程中,喷射制冷剂气体向吸气腔的回流,同时大幅提高喷射制冷剂量,增大压缩机和系统性能提升幅度。
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中间补气结构的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气缸、转子和滑板;其中气缸上设置吸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上设置排气阀片;其特征在于:滑板内部设置制冷剂喷射系统,该系统包含制冷剂喷射通道以及设置于制冷剂喷射通道上的喷射单向阀组件;所述喷射通道的喷射口朝向排气口开设;所述喷射单向阀组件的导通方向指向喷射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①可以避免准二级滚动转子压缩机在补气过程中喷射制冷剂气体向吸气腔的回流,提高滚动转子压缩机的容积效率;②提高喷射制冷剂量,增大压缩机和系统性能提升幅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公布的喷射结构运行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公布的喷射结构运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公布的喷射结构运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公布的喷射结构运行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公布的喷射结构运行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为:1-气缸;2-转子;3-滑板;4-吸气口;5-排气口;6-排气阀片;7-制冷剂喷射通道;8-喷射单向阀组件;9-喷射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中间补气结构的单缸滚动转子压缩机,包括气缸1、转子2和滑板3;其中气缸上设置吸气口4和排气口5,排气口5上设置排气阀片6;滑板3内部设置制冷剂喷射系统,该喷射系统包含制冷剂喷射通道7以及设置于制冷剂喷射通道上的喷射单向阀组件8;所述喷射通道7的喷射口9朝向排气口5开设;所述喷射单向阀组件8的导通方向指向喷射口9。
本发明的运行模式及工作过程如下:
转子2从气缸1顶部开始旋转时(如图1所示),吸气腔容积逐渐变小,部分吸气腔制冷剂气体回流至吸气管。此时,滑板3向气缸1内的伸出长度较小,由此导致喷射口9被滑板腔密封,不能实现制冷剂喷射过程。
当转子2旋转到经过吸气口的某一位置时(如图2所示),此时吸气腔已经封闭,吸气过程已经结束,腔内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过程逐渐减小,腔内制冷剂气体随旋转过程逐渐被压缩。此时,滑板3向气缸1内的伸出长度刚刚导致喷射口9滑出滑板腔,与压缩腔连通。此时由于喷射压力大于腔内制冷剂压力,喷射单向阀组件8打开,中压喷射制冷剂经喷射通道7、喷射单向阀8和喷射口9进入压缩腔,实现喷射过程。
此后,压缩腔内制冷剂随着转子2旋转进一步被压缩,压力逐渐升高,并与喷射压力接近。当当转子2进一步旋转到达某一位置时(如图3所示),喷射压力与腔内制冷剂的压力差小于喷射单向阀8的弹簧力,喷射单向阀8回弹关闭,此时喷射过程结束。
此后压缩机随着转子2的旋转依次经历开始排气(图4)和排气结束(图5),完成整个压缩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开式叶轮不锈钢离心泵
- 下一篇:涡旋机构的润滑供油结构及涡旋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