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3872.X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0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允;蔡文姝;程健;鄢俊彬;朱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9 | 分类号: | C02F1/469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吸附 脱盐 分子筛 多孔 复合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分子筛结构材料与多孔碳材料的质量分数比10~40%:60~90%。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孔碳材料和分子筛结构材料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液,加入粘合剂,得到混合液,搅拌,烘干,得到复合材料,润湿,辊压压覆在惰性导体上,即得。本发明将多孔碳材料与分子筛结构化合物掺杂复合制备成电极,所掺杂的分子筛可有效提高电容器的电荷效率,改善脱盐性能,在电容脱盐方面拥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可广泛用于苦咸水与海水的淡化,硬水软化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极材料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吸附脱盐是一种基于双电层电容原理的静电吸附脱盐技术。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溶液中阴、阳离子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的电极移动并吸附在电极上,实现淡化盐水的目的。
制备低耗高效的电极材料一直是电容吸附脱盐技术的关键所在。多孔碳材料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孔隙发达、导电性良好、来源广泛等优点在电极材料方面应用广泛。其中活性碳、炭气凝胶、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等材料已被用于电容吸附脱盐电极的研究。但是实际电容脱盐应用时,在施加电源充电的过程中,由于共离子的排斥作用,电极内部相同离子消耗电能被排除到溶液中,导致脱盐效率和电极效率降低,增加其能耗。这一问题限制了多孔碳电极材料在电容吸附脱盐领域的应用。
分子筛结构具有孔径均匀的孔道和排列整齐、内表面积很大的空穴,同时分子筛具有良好的离子交换性,其中心极性很强,其表面具有的荷电基团能够调变材料的Zeta电位,可起到离子传输和存储的作用,有利于离子扩散和吸附,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分离吸附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应用;制备的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能够提高对离子的吸附选择性,提高其脱盐性能。
本发明的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所述分子筛结构材料与多孔碳材料的质量分数比为10~40%:60~90%。
本发明的一种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多孔碳材料和分子筛结构材料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分散液,加入粘合剂,得到混合液,搅拌,烘干,得到复合材料;分子筛结构材料与多孔碳材料的质量分数比为10~40%:60~90%;粘合剂占分子筛结构材料与多孔碳材料质量之和的6~10%;
(2)将步骤(1)中的复合材料料润湿,辊压压覆在惰性导体上,得到电容吸附脱盐用分子筛/多孔碳复合电极材料。
所述步骤(1)中多孔碳材料为活性炭、导电石墨、碳纳米管、碳纤维和碳气凝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1)中分子筛结构材料的颗粒直径为50纳米-20微米。
所述步骤(1)中分子筛结构材料为硅铝分子筛、磷酸铝分子筛、含杂原子分子筛和金属有机多孔骨架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硅铝分子筛为八面沸石、丝光沸石、ZSM-5、β型和L型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磷酸铝分子筛为AlPO-5和AlPO-11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1)中分散液的浓度为20~80mg/mL。
所述步骤(1)中粘合剂为聚四氟乙烯和聚偏二氟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步骤(1)中搅拌为常温、常压下机械搅拌,搅拌速率为200-500r/min,搅拌时间为2~4h;烘干的温度为80~100℃。
所述步骤(2)中润湿为用少量乙醇润湿。
所述步骤(2)中惰性导体为钛、石墨和泡沫镍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38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