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4139.X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7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兆建;丁慧;谢嘉成;王淑平;张利军;邱卫忠;陈宗顺;王义亮;张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4101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37003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井 垂直 救援 提升 系统 生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生命救援舱,尤其是在煤矿井下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时的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
背景技术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利用大国,同时也是矿难大国。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可能存在水、火、瓦斯等自燃灾害,严重威胁着许多矿工的生命安全。煤矿安全一直得到高度重视且采取了各种应急措施应对矿难发生,如在煤矿巷道内设置避难硐室、安放井下可移动式救生舱。但这些应急措施都不能提供直接的救援逃生通道进行生命救援,仅能提供暂时的避难场所,被困人员还需等待进一步的救援。
利用一种垂直提升救援舱进行矿难救援是一种新的救援方式,它利用事先打好的井筒直接从地面通往矿井下实施救援,被困人员搭乘救援舱快速重返地面,这种救援方式为生命救援争取了有效时间,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重特大事故实施生命救援的最快的救援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煤矿井下生命救援的安全快速可靠性。
现有矿井救援舱实现救援,包括申请人先前申请的专利,在功能上不够齐全,还未能达道安全、快速、可靠的救援目的,主要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提升和下降因钢丝绳回捻而使救援舱旋转,因而被救人员感到头晕等不适症状;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救援通道上未安装行程开关,无法确定救援舱提升下降位置,以及在升顶和触底位置时,未设置安全缓存功能以及防过放功能;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救援舱在井筒中常常出现卡罐现象,为了解决卡罐现象,设计了二次逃生舱,但二次逃生舱进行分离及操作复杂,且加工精度高,不适宜生产制造。
因此,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需要对矿井生命垂直救援系统及其救援舱进行改进,以满足矿井生命救援的急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提升救援舱功能的局限性,在充分考虑被救人员的身体状况下,对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进行改,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是救援舱作为救援工具,舱内应该具备一定的空间提供必要设备供被救人员维持生命。
二是救援舱在提升和下放时应该保持平稳,不旋转,使舱内人员感到舒适。
三是救援舱应具备缓冲作用,对墩罐等进行防护,保证舱内人员安全。
四是救援舱需具备防旋转、必需设备供给、导向及缓冲功能。
五是在提升过程中因某些原因发生意外卡罐后,应该为被困矿工提供二次逃生的机会,具备二次逃生功能。
六是考虑到救援通道底部不平整,当救援舱快运行到预定位置时,由于下部空间受限,不能继续向下,而此时运行速度未降到零,可以在救援舱底部安装开关对提升设备进行制动,防止过放。
基于上述救援舱应当满足的条件,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以解决救援舱的旋转、导向、必需设备供给、缓冲、防过放、二次逃生等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的生命垂直救援舱,包括生命舱、设备舱、导向舱和缓冲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舱是依次由上部导向舱、设备舱、生命舱、下部导向舱和缓冲舱连接构成,并用于提升速度为2m/s,载重量为500Kg-1000Kg的矿井垂直救援提升系统。
所述上部导向舱是通过均布安装在舱体四周的导向轮提供导向,顶部通过连接器、楔形绳环与通信钢丝绳连接,并通过通信钢丝绳将舱内信号与地面信号连通。
所述设备舱是由生命舱和下部连接的导向舱连接构成一整体与上部导向舱通过均布于舱体周边的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所述设备舱内的中部安装有语音视频系统、监测系统和照明设备,并集成于一体为电控箱,所述电控箱是与救援舱形状相似的圆柱状结构,通过旋转底座固定于舱壁的电控箱底座上;在所述设备舱上还开有方孔,下部沿舱壁安装有压缩自救氧气瓶和对讲机。
所述生命舱是设置有上舱门与下舱门,并通过搭扣锁连接为一整体,在生命舱的下部位置设有分离生命舱底板及下导向装置,在生命舱上开设有通风小孔用于被困人员呼吸。
所述下部导向舱是位于生命舱的下部且与生命舱共用舱体,生命舱舱体四周的导向轮提供导向,并调整导向轮在舱体四周的伸出量。
所述缓冲舱是由固定部分和移动部分连接构成,固定部分是焊接于生命舱底板上,移动部分是通过均布于舱壁四个导向销悬挂于固定部分,生命舱底板下方焊接有呈圆周分布的三个缓冲器安装支架,在中心布置有防爆行程开关支架,并通过螺栓在支架上安装有三个同型号的缓冲器和防爆行程开关。
进一步地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查院;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41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置式凸轮轴四冲程电喷无人直升机发动机
- 下一篇:利用微生物技术防治煤自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