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石墨烯锂与铝镁合金电池太阳能一体化制备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4351.6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6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程礼华;程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礼华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4/583;H01M4/1393;C01B32/20;H01M12/06;H02S40/38;H02J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6 | 代理人: | 张慧英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镁合金 电池 太阳能 一体化 制备 装置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石墨烯锂与铝镁合金电池太阳能一体化制备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燃油、燃气(天然气)汽车工业的普及,汽车尾气排放日益成为污染空气的的世界性问题。因此,发展清洁新能源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大趋势。
目前,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的主要缺陷,一是行驶续航里程短,续航能力大多在135公里(日产Leaf)至480公里(特斯拉S型)之间。二是需要安装充电站,充电时间长,大长需要充电30分钟以上。三是锂离子电池重量太重,如特斯拉S型锂离子电池500公斤,增加能量无效消耗。
石墨烯电池,国内外研究较多,但是在产业化大量应用的还没有公开报道。主要问题,一是石墨烯生产成本昂贵,二是快速充电和大幅度提高续航能力的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提供石墨烯锂与铝镁合金电池太阳能一体化制备装置及工艺,降低石墨烯成本,同时将石墨烯用于电池生产,生产的石墨烯能够提高几倍到几十倍的续航能力,实现产业化式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石墨烯锂与铝镁合金电池太阳能一体化制备装置,包括:石墨烯岛、石墨烯锂电池岛、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岛、铝镁合金空气电池岛、远程防爆监控岛;石墨烯岛与石墨烯锂电池岛、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岛连接,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岛与石墨烯锂电池岛连接,铝镁合金空气电池岛与石墨烯锂电池岛连接,远程防爆监控岛用于实时在线监控确保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锂电池岛、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岛、铝镁合金空气电池岛产生的电作为车用电源为汽车提供电力。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岛包括送料器、石墨烯等离子体炬、石墨烯装置,煤、有机炭、石墨通过送料器送入石墨烯等离子体炬进行石墨化后送入石墨烯装置内制取石墨烯。
作为优选,石墨烯锂电池岛为石墨烯锂电池,石墨烯锂电池包括:石墨烯锂电极和充电装置;铝镁合金空气电池岛为铝镁合金空气电池。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岛为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蓄电器,将石墨烯硅合金贴膜贴在车体外壳进行太阳能发电。
作为优选,石墨烯锂电极的电极芯排列方式为长方型或圆型。
作为优选,石墨烯锂电极的电极芯的形状类型为方型或圆型或亚铃型或工字型。
作为优选,石墨烯锂电极的电极芯的打孔方法为纵向打孔或横向打孔或纵横结合打孔或网状打孔。
作为优选,石墨烯锂电池、铝镁合金空气电池、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蓄电器的数量比例1—5:1—15:1。
石墨烯锂与铝镁合金电池太阳能一体化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打开远程防爆监控系统电源,在线监控生产流程和厂区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2)将煤、有机炭、石墨用电极炉或等离子炬进行1300—3600℃高温石墨化处理后,采用机械剥离法制备单层石墨烯;
3)将石墨烯与锂制备石墨烯锂电极芯后制取石墨烯锂电池;
4)将高铝粉煤灰或电石灰渣、硼砂灰渣用变频电极炉制备高纯度的金属铝、镁和硅;
5)将金属铝、镁制备铝镁合金后制取铝镁合金空气电池;
6)将石墨烯与硅制备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后制取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蓄电器;
7)将石墨烯锂电池、铝镁合金空气电池、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蓄电器按一定数量排列方式安装到汽车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低成本生产石墨烯锂电池;二是利用铝镁合金空气电池和石墨烯硅合金贴膜太阳能发电为石墨烯锂电池充电,增加续航里程,方便适合远行;三是一体化总重量不到锂离子电池重量的一半,提高电能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石墨烯锂电池电极芯的结构示意图;A为方形形状呈长方型排列的石墨烯锂电池的电极芯;B为圆形形状呈圆型排列的石墨烯锂电池的电极芯;C为方形形状呈哑铃型排列的石墨烯锂电池的电极芯,D为圆形形状呈工字型排列的石墨烯锂电池的电极芯;
图4是石墨烯锂电池电极芯夹芯打孔的结构示意图;E为圆型墨烯锂电池电极芯夹芯纵向打孔;F为方型墨烯锂电池电极芯夹芯纵横向打孔;
图5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用电电源线;2、电极芯;3、充点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礼华,未经程礼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4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