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4773.3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6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蒋德玉;孙建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8 | 分类号: | F03B13/1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黄钰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波浪 转化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定平台、第二定平台、动平台、浮体及液压组件,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组件、第二液压组件和第三液压组件,第一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定平台铰接,第一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底面铰接,第二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定平台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第一侧面铰接,第三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定平台的与第一端轴对称的第二端铰接,第三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与第一侧面轴对称的第二侧面铰接,动平台与浮体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适应波浪冲击较强的环境;可以多方向、高效地吸收波浪能,以提高波浪能的转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浪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波浪能是由风和海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研究表明,海水的波浪能资源密度是海平面上方20米空域内风能资源密度的5倍,更是太阳能资源密度的20倍之多。日本科学家Yoshio Masuda被认为是近代波浪能研究的先驱,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开始对波浪转换进行研究,成功研究了后来被称为振荡水柱(OWC)的导航浮标灯。1976年,Yoshio Masuda又设计建造了名为Kaimei的漂浮式波能发电船,上面安装有多台不同类型的空气涡轮机的振荡水柱式发电装置。近几年,随着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和对孤岛的开发利用,波浪能又逐渐被重视,现有技术中对波浪能的利用按能量传递形式主要有直接机械传动、低压水力传动、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四种方式,其中,液压传动可靠性较差,并且能量转化效率较低,因而其发展速度较慢、应用范围较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以提高液压传动的可靠性和能量转化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包括第一定平台、第二定平台、动平台、浮体及液压组件,液压组件包括第一液压组件、第二液压组件和第三液压组件,第一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一定平台铰接,第一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底面铰接,第二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定平台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第一侧面铰接,第三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定平台的与第一端轴对称的第二端铰接,第三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与第一侧面轴对称的第二侧面铰接,动平台与浮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均为经球形铰链或万向节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四液压组件和第五液压组件,第四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定平台的第三端铰接,第四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第三侧面铰接,第五液压组件的一端与第二定平台的与第三端轴对称的第四端铰接,第五液压组件的另一端与动平台的与第三侧面轴对称的第四侧面铰接。
进一步的,第一端、第二端间的连线与第三端、第四端间的连线垂直,第一侧面、第二侧面间的垂线与第三侧面、第四侧面间的垂线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平台上开设有摆动孔,第一液压组件穿过摆动孔。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组件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液压杆和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浮体为圆柱体,浮体的圆形底面与动平台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1、本发明的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较高,适应波浪冲击较强的环境;
2、本发明的并联式波浪能转化装置,可以多方向、高效地吸收波浪能,以提高波浪能的转化效率。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4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装置以及器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