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5393.1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阮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猎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贾波 |
地址: | 124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安全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提供无人机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位于机体内的机载控制端和地面的远程监控与控制端,机载控制端与无人机自驾仪控制连接并实现对无人机结构平台的控制,将身份验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传递到系统控制模块进行判断,系统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系统传输信号至远程监控与控制端,并发送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监控中心将指令发送至机载控制端内的系统控制模块。本发明通过定位系统对无人机进行位置定位,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有关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通过监控中心对无人机进行远程监控与控制,解决目前无人机黑飞乱飞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对空中区域的安全监控与管理,降低无人机的安全隐患,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领域,具体涉及无人机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在隔离空域超视距运行的无人机需持证飞行,根据飞行管制政策,机场上空8千米范围内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设立的禁区和其他临时禁区都不能进入飞行。 但是目前国内对低空小型无人机的监管制度尚不完善,以及无人机设备本身设计原因,致使不能对无人机操作者进行监控管理,使得无人机的黑飞乱飞现象比较普遍,同时飞行员的飞行技术参差不齐,致使空中飞行的无人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目前对无人机的监管需要极大的提高,不仅仅是生产厂家的安全培训加强,同时更需要的是对客户端无人机的监管与控制,加强无人机飞行区域的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无人机黑飞乱飞带来的安全隐患,加强对空中区域的安全监控与管理,降低无人机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的无人机安全管理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无人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位于机体内的机载控制端和地面的远程监控与控制端,机载控制端与无人机自驾仪控制连接并实现对无人机结构平台的控制,机载控制端内的身份识别模块和定位系统与系统控制模块连接,将身份验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传递到系统控制模块进行判断,系统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讯系统传输信号至远程监控与控制端,将远程监控与控制端的判断结果通过连接的显示器和报警器进行提醒,并发送指令至执行控制模块,执行控制模块与无人机自驾仪连接;
远程监控与控制端包括与机载控制端通信的网络服务器,内部设有与网络服务器进行信息交换的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连接显示坐标的地图定位显示模块、用于提示的报警提示模块和越权操作无人机系统的远程控制模块,监控中心将指令发送至机载控制端内的系统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设有读写功能的IC卡射频检测装置。
利用上述装置进行无人机安全管理系统实施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授权:
1)无人机上电,机载控制端的系统控制模块给执行控制模块发送上锁命令,将无人机自驾仪锁死;
2)显示器显示无人机的名称、用途以及提示用户进行身份识别的提示字符,同时系统控制模块发送进行身份识别的提示命令给报警器进行声音提示;
3)系统控制模块查询身份识别模块的检测信息,同时处理由定位系统传送来的定位数据;
4)系统控制模块将本设备无人机的ID号码以及定位信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
5)监控中心核对无人机的有关信息,根据定位数据判断无人机是否处于合法飞行区域后,监控中心回传控制命令给系统控制模块;
6)系统控制模块发送解锁命令给执行控制模块对无人机自驾仪进行解锁。
实时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猎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辽宁猎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3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计量装置模拟现场多功能培训工作台
- 下一篇:警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