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游艇减摇鳍装置鳍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5424.3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毛杨军;胡彬;邓启亮;芮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9/06 | 分类号: | B63B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游艇 减摇鳍 装置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游艇,尤其涉及一种减小游艇横摇的装置。
背景技术
游艇减摇鳍是为适应游艇特点而专门设计的一种减摇鳍装置,要求具有尺寸小、重量轻、噪声小和易于安装等特点。游艇减摇鳍的关键组成部分是转鳍执行机构,而鳍组件占据其核心地位。鳍组件是指鳍和鳍轴以一定技术联接而成的结构总称,以主轴套筒过渡联接技术最为常见,该鳍组件如图1所示,结构包括有鳍1、鳍轴2、轴套3、主轴套筒4、键5、密封圈6和拉紧螺栓组件7等,其中鳍1由主轴套筒4和钢骨架及鳍翼焊接而成,主轴套筒4加工一定斜度内锥面,鳍轴1末端加工同等斜度外锥面,并在锥体母线上设置键5,联接时将鳍轴2沿键5缓缓套入主轴套筒4至指定位置,而后采用拉紧螺栓7等进行防松,两道密封圈6用于鳍体海水密封。现有鳍组件连接结构较复杂,主要件主轴套筒加工周期长,鳍与鳍轴佛配工艺繁琐且不易于安装,焊接钢结构鳍重量大、型线精度不高且会因长时间浸泡在海水中造成腐蚀破坏,对于旨在重量、安装性和工艺性等技术难点有所突破的游艇减摇鳍装置而言,现有鳍组件存在有待改善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的游艇减摇鳍装置鳍组件,该组件能简化连接结构,缩短生产周期,改善鳍叶结构与工艺,达到提高鳍型线精度及耐腐蚀性,减轻重量和方便安装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游艇减摇鳍装置鳍组件,包括鳍轴、鳍,所述鳍轴的末端设有下法兰,所述鳍内预埋有法兰体,法兰体上端设有上法兰,所述鳍轴与鳍之间通过下法兰和上法兰连接,所述下法兰与上法兰之间配合连接沿鳍弦长方向布置的键后用连接螺栓固定,使下法兰和上法兰贴合后完全沉入鳍内部。
所述上法兰与键过度配合连接,所述下法兰与键间隙配合连接。
所述鳍由玻璃纤维鳍翼、钢质的法兰体、玻璃纤维骨架和聚氨酯填充物组成,其中玻璃纤维鳍翼分为上半鳍叶壳和下半鳍叶壳,上半鳍叶壳和下半鳍叶壳自内向外依次由结构层、防腐层和胶衣层构成,所述结构层、防腐层和胶衣层的厚度比为6: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鳍轴采用高强度的沉淀硬化物不锈钢新材料,以玻璃纤维为主的非金属复合材料制作鳍同时引进独特的成型工艺,鳍与鳍轴采用法兰连接技术,最小化法兰尺寸并完全沉入鳍体内部,合理化布置连接螺栓组并在连接处添加端面键。
在继承传统的鳍与鳍轴连接技术可分离性等优点的同时简化结构与工艺,减少零件的数量、缩短生产周期和易于安装,特别是玻璃纤维鳍技术的采用既提高线型精度又有效地减轻重量,在保证使用性能的条件下,这具有明显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鳍组件组成图;
图3是图2中连接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主要几何参数示意图;
图5是图2中非金属复合材料型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与传统鳍组件的重量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3,本发明的游艇减摇鳍装置鳍组件由鳍轴10、鳍12、法兰体13、键14和连接螺栓15组成。连接时将鳍轴10末端的下法兰11与按鳍成型工艺要求预埋于鳍12内部且靠近根部面板位置的上法兰31沿着端面键14至相互紧紧贴合,该键沿鳍弦长方向布置,贴合后法兰完全沉入鳍12内部,此时拧紧连接螺栓15即可。为便于安装,键14与下法兰11和上法兰31的端面键槽分别采用正常配合和过度配合形式,键预装于上法兰31上。工作时,通过键14传递转鳍扭矩,保证鳍12随鳍轴10同步转动。这种小型化的法兰连接技术,只需螺栓连接即可,实现了简易安装的目的,保持鳍12原始光顺的线型,美化外形并一定程度地提高流体性能。另外在鳍轴10材料选择上有所突破,采用沉淀硬化物不锈钢材料,其具有耐腐蚀性能好、强度高和焊接性能好等特点,天然的耐蚀性有效地防止鳍轴因直接浸泡在海水中而被腐蚀,屈服强度约为传统鳍轴材料的2倍,一定程度地缩小鳍轴乃至执行机构的结构尺寸,良好的焊接性能改善鳍轴上法兰的加工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水中航行器自救装置
- 下一篇:一种蚌式舭龙骨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