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线灯泡的导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5425.8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1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付小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清县升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K1/22 | 分类号: | H01K1/22;H01K1/36;H01K1/4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赵佳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线 灯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线取暖灯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红外线灯泡的导通结构。
背景技术
红外线灯,又名红外线加热灯,是指辐射的主要成分在红外光谱范围内的灯。红外线灯可以提供能精确控制的能量辐射,可以用来加热,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食品、医疗等行业。在浴室取暖领域,浴霸的取暖灯就是应用的红外线灯,常见的使用形式是红外线加热灯泡,但现有的红外线加热灯泡结构和功能尚不完善,安全性能较差,整体使用效果和用户使用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线灯泡的导通结构,解决安全性能差、用户使用效果和体验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外线灯泡的导通结构,包括玻壳和灯头,还包括设于所述玻壳上的封装部和密封连接于所述封装部内的芯柱,所述封装部依次包括相互隔断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所述芯柱将所述上部壳体与外界隔断;所述芯柱内设有相互隔断的灯丝电极导体和灯头电极导体,所述下部壳体上设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推动体,所述推动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灯丝电极导体及所述灯头电极导体电连接的导通连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体与所述下部壳体的连接方式为分离式。
作为优选,所述推动体与所述下部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连体式。
作为优选,所述下部壳体设有与所述灯头固定连接的焊接段。
作为优选,所述下部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灯头内壁配合的啮合螺纹。
作为优选,所述下部壳体为实心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芯柱内还设有用于排出所述玻壳内空气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下端具有排气后烧结头。
本发明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红外线灯泡的导通结构构成简单、使用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结构牢固稳定,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图3,一种红外线灯泡的导通结构,包括玻壳1和灯头2,还包括设于玻壳1上的封装部和密封连接于封装部内的芯柱3,封装部依次包括相互隔断上部壳体11和下部壳体12,芯柱3将上部壳体11与外界隔断;芯柱3内设有相互隔断的灯丝电极导体31和灯头电极导体32,下部壳体12上设有通道,通道内设置推动体4,推动体4上设有用于与灯丝电极导体31及灯头电极导体32电连接的导通连接头41。推动体4与下部壳体12的连接方式为分离式,比如做成抽动的物体、卡合件等等。推动体4与下部壳体12的连接方式也可为连体式,比如做成按钮按键控制等等。下部壳体12设有与灯头固定连接的焊接段121,进行无铅焊接,见图2所示。下部壳体12上设有与灯头2内壁配合的啮合螺纹122,防止松动,见图3所示。当然也可将前述的焊接方式和螺接方式进行结合。下部壳体12为实心壳体,增加结构强度。芯柱3内还设有用于排出玻壳1内空气的排气管33,排气管33下端具有排气后烧结头3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清县升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德清县升星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4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硅量子点碳硅基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Ku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