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缆拉力实时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5905.4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9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进;曲俐俐;冯甲鑫;冯海暴;徐善忠;苏长玺;张学俊;杨瑞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7 | 代理人: | 潘晋祥;王中云 |
地址: | 300461 天津市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缆 拉力 实时 动态 监测 装置 方法 | ||
一种钢缆拉力实时动态监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安装有辊轮,所述的辊轮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平行安装的前托辊、中间压辊和后托辊。主体上安装有压辊支座,一侧铰接在主体设置的安装座上,所述中间压辊通过销轴传感器安装在压辊支座内。钢缆拉力实时动态监测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灵活性强,在需要对钢缆进行监测时,将其送到对应位置,安装后即可进行监测;能够进行动态监测,不影响钢缆以及钢缆上的卸扣等连接结构的移动,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拆装容易,通过打开和关闭压辊支座即可进行钢缆的拆装,工作效率高,操作容易,安装后中间压辊的位置固定,使其对钢缆的施压程度固定,运行误差小,测量精度高;不受到主体设备的影响,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吨位大,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动态实时监测钢缆拉力的测力系统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钢缆在船舶及海洋工程、建筑行业等领域应用广泛,施工中经常出现由于随机载荷导致过载,造成钢缆断裂或磨损严重的情况发生,严重时会发生生产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害及财产损失,所以实现对钢缆受力的实时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所具有的测力装置大多都集成在主体设备上,安装困难,价格高,寿命差,吨位小,只能测量静态拉力,而且只能配合主体设备使用,使用灵活度差,由气缸驱动对钢缆施压,运行误差大,测量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钢缆拉力实时动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钢缆拉力实时动态监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上安装有辊轮,所述的辊轮包括自前向后依次平行安装的前托辊、中间压辊和后托辊。
所述主体上安装有压辊支座,所述压辊支座为开口向下的U形,一侧铰接在主体设置的安装座上,另一侧通过主体上可拆卸安装的止退板压在主体上,所述中间压辊通过销轴传感器安装在压辊支座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前托辊和后托辊都安装在主体对应设置的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上都安装有防跳杆。
优选的是,所述压辊支座上安装有支腿,所述支腿顶端铰接在压辊支座侧壁设置的支撑板上,所述支腿与安装座位于主体的同一侧。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为开口向下的U形,垂直安装在压辊支座侧壁的边缘上。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前后两端的两侧都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的轮轴都与辊轮的轮轴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主体上安装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销轴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止退板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穿过压辊支座设置的安装孔后,固定在主体设置的固定孔中。
一种钢缆拉力实时动态监测装置的方法,步骤如下:
1)先将止退板打开,然后打开压辊支座,使中间压辊绕安装座的铰接点转动。
2)将钢缆放入到前托辊和后托辊的轮槽中,然后关闭压辊支座,将止退板安装回主体1上。
3)中间压辊将前托辊和后托辊之间的钢缆下压呈一定角度,销轴传感器通过测量钢缆对中间压辊的压力,监测钢缆的拉力。
优选的是,将钢缆放入到前托辊和后托辊的轮槽中之后,在安装前托辊和后托辊的固定座上装上防跳杆。
优选的是,打开压辊支座时,将支腿拉出,支腿底端撑在地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钢缆拉力实时动态监测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灵活性强,在需要对钢缆进行监测时,将其送到对应位置,安装后即可进行监测;能够进行动态监测,不影响钢缆以及钢缆上的卸扣等连接结构的移动,保证施工正常进行;拆装容易,通过打开和关闭压辊支座即可进行钢缆的拆装,工作效率高,操作容易,安装后中间压辊的位置固定,使其对钢缆的施压程度固定,运行误差小,测量精度高;不受到主体设备的影响,可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吨位大,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