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5942.5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威;薛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达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0 | 分类号: | A61L2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常州市常武中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止血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溶性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再生纤维素作为止血材料在医疗领域已被人们所熟知和广泛应用。氧化再生纤维素是以再生纤维素编织物为原料,采用适合的氧化体系(如二氧化氮类或TEMPO体系)对其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得羧基含量介于3.56~5.33mmol/g之间的氧化再生纤维素织物,然后再经洗涤、干燥、封装和杀菌等过程制成临床医用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产品。
氧化再生纤维素可以激活创口处的血小板而加速止血。而且,随着血液中某些成分吸附到氧化再生纤维素表面,氧化再生纤维素会缓慢膨胀,进而压迫血管断端而止血,但是只适用于创口小,出血量低的情况,而且止血速度慢。由于氧化再生纤维素为非水溶型止血材料,其pH值约为3.5,只能溶于pH值介于10~14范围内的碱性溶液中。所以,氧化再生纤维素在体内的生物可吸收性差,而且氧化再生纤维素的酸性较强,导致其对某些神经系统可能造成损伤,进而限制了氧化再生纤维素在脑部等敏感部位的应用。同时氧化再生纤维素止血材料的酸性也会引发一些酸敏感药物失效,如凝血酶等。氧化再生纤维素中酸性的羧基结构可以与血红蛋白中Fe3+结合起到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氧化再生纤维素中的羧基会很快的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中和,所以这种止血效果短暂且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以氧化再生纤维素作为止血材料,只适用创口小,出血量小的情况,同时其生物可吸收性差,止血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利用苹果中的苹果酸浸泡蛇莓,再将抽提液与新鲜的鸡血混合,利用氯化钠盐析,最后经膜过滤浓缩制备止血材料的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止血材料为可溶性的,生物可吸收性高,止血时间短暂,且生物相容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1)取1~2kg成熟苹果,去核,并用清水将冲洗干净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成70~80目颗粒,将颗粒置于密封发酵罐中,加入颗粒质量1~2%焦亚硫酸钾,对其搅拌均匀后,进行密封发酵3~4天,控制发酵温度为35~38℃;
(2)待发酵完成后,将发酵罐中的发酵物进行过滤,并用质量分数为30%的草酸溶液调节过滤液pH值至2.1~2.5后,向其加入混合液质量10~15%的碳酸钠,对其搅拌加热升温至40~45℃,反应30~40min后,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
(3)向上述冷却至室温的混合浊液中加入磷酸,对其进行酸解,调节其pH值至1.5~2.0后,过滤,并将过滤液中放入5~6g的活性碳,对其脱色,再经过滤,得过滤液,即苹果酸;
(4)取100~200g蛇莓,将其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晾干后,置于200~300mL上述制备的苹果酸中,浸泡2~3h后,置于索氏抽提器中抽提,冷凝回流2~3次,得抽提液,并将其置于旋转蒸发器中进行蒸发浓缩至原有体积的1/2,得浓缩液;
(5)按体积比1:3,将上述制备的浓缩液与新鲜鸡血进行混合,搅拌直至均匀后,加入混合液质量1~3%的氯化钠,加热,控制反应温度为40~55℃,反应时间为20~30min,再以2℃/min进行程序降温至7~8℃;
(6)待上述反应结束后,静置1~2h,去除混合物中的凝固物质,得下层混合液,并将得到的混合液使用无机陶瓷材质微滤膜进行浓缩,所述无机陶瓷材质微滤膜截留分子量为5000~10000,孔径为10~15μm,控制温度为25~30℃,进压为300~400KPa,出压为100~200KPa,待浓缩完成后,对其进行真空干燥,即可制备得一种水溶性止血材料。
本发明的应用方法:将上述制备的水溶性止血材料均匀的涂抹于出血口,涂抹厚度为1~1.5cm,本发明制备的止血材料能快速吸附水分子,浓缩凝血因子,止血时间短暂,只需30s~2min。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制备的止血材料为可溶性的,生物可吸收性高;
(2)本发明制备的止血材料能快速吸附水分子,浓缩凝血因子,止血时间短暂,只需30s~2min,且生物相容性好;
(3)本发明制备步骤简单,所需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达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达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59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创可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卫生巾植物抑菌护理液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