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加扰实现数字电视节目安全可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6178.3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军;文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网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7 | 分类号: | H04N21/2347;H04N21/44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加扰 实现 数字 电视节目 安全 可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电视节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加扰实现数字电视节 目安全可控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地面数字电视迅速发展,用户量也越来越庞大,而地面数字电视 网络是一种开放式的网络,国家要求必须有免费的节目为人民大众播放,因此 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何才能设计一个安全的数字电视系统呢?现在大部分的方式都是通过 CAS系统来确保系统安全。但是CAS系统如果加密节目,则需要用户付费购买 节目,并且增加了广电投入和终端准入门槛,而节目不能为用户免费播放也不 符合满足大众的需要;然如果不加密都用清流传输,又会导致终端市场混乱, 非法的盒子随便都可以收看数字电视,影响广电对用户的可管可控和节目的安 全播出。因此,地面波数字电视系统中急需要一种解决方案既不采用CAS的加 扰模式,但同时又能对传输的节目进行有效和合理的安全管控,既满足广电对 用户免费传输节目的公益性需求,又满足广电对用户安全管控和对用户终端合 理管控的运营性需求。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目前DTMB行业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PMT加密规则变换节 目信息和终端解密并无缝衔接节目播放的数字电视节目安全可控的方法。
【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加扰实现数字电视节目安全可控的方法,包括:
对前端数字电视节目的PID信息加密,并将加密后的PID信息封装在PMT 表中,将封装后的PMT表与数字电视节目码流发送至数字电视网络,所述PMT 表的解密参数根据预设算法变化,当PMT表的解密参数发生变化时,发送PID 信息变换指令至数字电视网络;
终端设备移植包含有解密参数的解密库,所述解密库中的解密参数根据所 述预设算法进行设置;
终端设备通过数字电视网络接收PMT表和数字电视节目码流,根据解密库 对PMT表进行解密得到PID信息,根据解密得到的PID信息设置过滤器进行节 目播放;
终端设备在播放电视节目时,如果接收到PID信息变换指令,则根据解密 库对PID信息重新进行解密得到最新的PID信息,根据解密得到的PID信息设 置过滤器进行节目播放。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前端通过私有描述符的方式将加密后的PID 信息封装在PMT表中。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PID信息包括音频PID信息和视频PID 信息。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前端节目的PID信息被加密,并通过私有描述符的方式封装在 PMT表中,而且PMT表的解密参数根据预设算法变化,非法终端由于无法得到 节目的PID信息而不能正常收看节目,当PMT表的解密参数发生变化时,非法 终端也无法得到最新的PID信息,因此无法正常收看节目。
(2)当前端节目PID信息发生变化时,对于合法终端,其后台自动重新解 密和获取到最新的有效节目PID数据,然后通过设置过滤器对节目进行播放, 能够保证播放过程中无卡顿、无黑屏,用户不会有异常的收看体验;对于非法 终端,其无法解密出节目,而且在前端的节目PID信息发生变化后无法做到不 卡顿、不黑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加扰实现数字电视节目安全可控的方法 的前端处理流程;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加扰实现数字电视节目安全可控的方法 的终端处理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 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实施例一
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加扰实现数字电视节目安全可控的方法包括前端处 理流程和终端处理流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不加扰实现数字电视节目安全可控的方法的 前端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该处理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获取数字电视节目的PID信息。
步骤S12:对数字电视节目的PID信息加密。
其中,PID信息包括音频PID信息和视频PID信息。
步骤S13:将加密后的PID信息封装在PMT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网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金网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1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眼部位置图像采集的车载电视
- 下一篇:视频编码的运动补偿匹配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