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6672.X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06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石瑞格;曾佑聪;张侃侃;刘代勇;邓思滨;房晓亮;贺丽阳;刘志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00 | 分类号: | G01P5/00;G01C1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王娟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轨 牵引 雷达 在线 测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包括雷达波仪器箱,所述雷达波仪器箱顶部两侧的滑轮分别设在架设在水面上方的两段缆索上;所述雷达波仪器箱左右两侧分别与循环索两端连接;所述循环索由设置在站房内的驱动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雷达波仪器箱在所述两段缆索上来回移动;所述雷达波仪器箱与站房控制中心通信。本发明雷达波测流仪器箱通过循环索牵引移动,当仪器箱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循环索将雷达波测流仪器箱拉到站房侧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
背景技术
河道流量测验是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各种数据的获取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及防汛抗洪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解决河道流量测验强度大、效率低、危险性高的问题,近几年陆续研究出了多种自动测流系统,主要有非接触式雷达波自动测流、悬吊ADCP自动测流、H-ADCP测流、V-ADCP测流等。但上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各种条件的限制,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在线测流,此外根据水文测验规范,上述自动测流系统均需要进行人工对比观测,且要求对比测验涵盖高、中、低水,最终建立自动测流与人工比测的相关系数。
非接触式雷达波流速仪应用于中小河流流量在线监测、山区河道常规水文站流量在线监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运行模式主要有固定安装方式、自驱式等,但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自驱式雷达波测流系统,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检修特别麻烦,往往缺测大洪水。此外,雷达波自动测流站在系统建设初期(每个测站最少要比测30次测流成果,且涵盖高、中、低水位)或巡测时需要悬吊ADCP。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做法是在测验断面同时建设两套流量测验系统,一套自动测流,另一套人工操作比测,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流量测验的同步,但建设成本显著增加。还有一种做法是将ADCP比测船直接悬吊在雷达波测流仪器箱上,但存在雷达波测流仪器箱牵引力不足或在水流冲击出现较大的倾角时,雷达波测流数据不正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双轨缆道的牵引式雷达波在线测流系统,包括雷达波仪器箱,所述雷达波仪器箱顶部两侧的滑轮分别设在架设在水面上方的两段缆索上;所述雷达波仪器箱左右两侧分别与循环索两端连接;所述循环索由设置在站房内的驱动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雷达波仪器箱在所述两段缆索上来回移动;所述雷达波仪器箱与站房控制中心通信。
本发明还包括能在所述缆索上滑动的悬吊装置;所述雷达波仪器箱靠近站房的一侧通过柔性连接部件与所述悬吊装置连接一侧;所述悬吊装置另一侧与所述循环索一端连接;所述悬吊装置底端与水面上的同步比测船连接;所述雷达波仪器箱与站房控制中心通信。所述悬吊装置方便系统建设初期或巡测时悬吊ADCP。
所述悬吊装置包括负重板;所述负重板顶部两侧各设有一个悬吊滑轮;两个悬吊滑轮分别设在所述两段缆索上,且能在所述缆索上滑动;所述负重板底部设有与所述同步比测船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负重板两个面上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柔性连接部件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循环索连接。该悬吊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所述柔性连接部件为链条;所述链条中部穿过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链条的两端与所述雷达波仪器箱连接,且所述链条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接触点、所述链条两端点为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进一步减小雷达波仪器箱倾斜角度。
站房对侧的地面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两侧均安装有缆索转向轮;所述缆索经一侧的缆索转向轮、用于保证所述两段缆索拉紧的张紧装置、另一侧的缆索转向轮后向所述站房一端拉伸。张紧装置可以保证缆索处于张紧状态,保证雷达波仪器箱可以更平稳地在缆索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6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Bragg光栅高频加速度传感器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加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