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冲击疲劳断裂去毛刺装置及去毛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193.X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田春林;张鹏;刘涛;彭辉;任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19/00 | 分类号: | B21D1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冲击 疲劳 断裂 毛刺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毛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冲击疲劳断裂去毛刺装置及去毛刺方法。
背景技术
去毛刺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序,已经由传统的手工去毛刺向专用机床、自动化去毛刺的方式发展。据粗略统计,1972年,去毛刺的方法还只有20种,现在已经超过了80种。在生产实际中,用于横孔去毛刺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热能(高温)去毛刺
将带有毛刺的零件,经除油和干燥后,放进密闭的容器中充入定比、定量的氢、氧混合气体,经火花塞点燃,利用化合过程瞬时燃爆形成3000℃的高温,使零件毛刺受热到溶蚀状态并与剩余的一部分氧气发生氧化反应,熔化并烧蚀毛刺形成氧化物,毛刺即被去除。由于气体无孔不入,零件各处的毛刺得到一次性除净。处理后的零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强度,金相组织,硬度及表面应力等方面不受影响,对保证零件质量,提高工效有明显的作用。这种加工方法,加工设备昂贵,而且维护困难,生产成本也较高。
2、磨料流技术
磨料流加工技术(Abrasive Flow Machining)简称为AFM,在国内也称挤压珩磨或磨料加工。是国外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精加工技术。磨料流加工是将具有一定粘弹性的专用磨料反复挤过加工表面而产生相当于研磨切削作用的一种加工方法。磨料流加工可以对各种材料的机械零件的各种表面进行研磨、抛光,尤其适合异形表面的精加工。磨料流还可以用于去除零件边缘上的各种加工方法形成的毛刺和对零件棱边倒圆角,尤其适用于小型交叉孔内去毛刺和倒圆角。磨料流的磨料流动规律相当复杂,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加工效果与加工参数的确切关系,清洗问题,磨料在各种形状通道内的流动特性等,总之,现在还不能完全控制其加工过程。
3、电化学抛光去毛刺
零件电化学抛光去毛刺实质上是零件在电抛光溶液中进行阳极电解加工,这是一个独特的阳极过程。在整个去毛刺的阳极电解过程中,零件表面同时进行着两个过程,即金属表面钝化膜不断生成和溶解,金属表面处于活化钝化状态的交互变化中。由于零件表面粗糙度不同,表面微小毛刺和微观凸起处与较平整或凹洼处化学成膜进入钝态的条件不同,又因阳极区电化学溶解使金属盐浓度不断增加,在零件表面形成一种高电阻率的稠性粘膜,在较小毛刺或微观凸起处粘膜厚度比平滑或凹洼处较薄,而所受搅拌、对流、扩散等冲击作用则较强,所以使有较小毛刺或微观凸起部位处电流密度较大,电化学溶解速度较快;而较平整或凹洼微观部位则电流密度较小,电化学溶解速度较慢。所以较小毛刺或微观凸起处较平整或微观凹洼处优先电化学溶解,从而达到毛刺去除和整平抛光目的。这种方法加工效率低,而且对于盲孔上的毛刺,加工效率就更低了,所以不适用于制动主缸的横孔毛刺去除。
4、磁力研磨去毛刺
磁力研磨去毛刺是一种利用磁场和磁性磨料进行去毛刺和表面加工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将需要去毛刺的工件放入两磁极形成的磁场中,在工件和磁极的间隙中放入磁性磨料,当工件在磁场中旋转并做轴向振动时,在磁场的作用下,工件和磨料发生相对运动,磨料就对工件表面进行研磨加工,达到去毛刺和抛光的目。磁力研磨去毛刺应用面很宽,几乎不受工件的形状限制。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和应用这一技术,已研制出专用多工位自动磁力研磨机床。
5、专用工具法
还有一些公司专门研究了一些专用刀具,用切削加工的办法去除毛刺。主要有瑞士的好优利(HEULE)公司、德国的罗森博格(ROTHENBERGER)公司、以色列的诺佳(NOGA)公司等。这些工具以手工方式为主,而且对于比较小的孔上的毛刺也不好加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冲击疲劳断裂去毛刺装置及去毛刺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流体冲击疲劳断裂去毛刺装置,包括框架、分别固定在框架上下端的第一固定板和油槽固定板、固定在框架中部的支撑板,还包括:
转动主轴机构,包括内轴、套装在内轴上的两个第二轴承、安装在两个第二轴承下端的螺母、套装在两个第二轴承及螺母外侧的外套、固定在外套上且位于两个第二轴承上端的第二轴承端盖、分别套装在内轴上下端的转动盘和大带轮、固定在支撑板上的电机支撑板、固定在电机支撑板上的步进电机、固定在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小带轮,所述外套外侧固定在支撑板的中心孔内,所述大带轮与小带轮通过皮带相连,启动步进电机带动小带轮及大带轮转动,同时带动内轴及转动盘转动从而使整个转动主轴机构运转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闭所智能巡检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会展自助取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