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关系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7407.3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6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秦勇;贾利民;李宛曈;林帅;郑津楚;王艳辉;梁建英;邓小军;张志龙;李恒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速 列车 系统 作用 关系 网络 可靠性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关系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高速列车系统部件间作用关系,构建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关系网络模型;
步骤2、定义系统作用关系网络模型的基础评价测度指标,根据网络理论中拓扑度和最短路径,结合失效率定义节点的失效度和最短失效路径;
步骤3、改进系统作用关系网络模型可靠性测度指标,在步骤2的基础上,根据最短失效路径定义节点的失效介数、节点的凝聚度以及网络的连通度;
步骤4、计算步骤3中改进后的系统作用关系网络模型的可靠性测度指标,分析高速列车系统可靠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关系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对高速列车系统的功能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部件提取原则提取高速列车部件;将部件与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划分为机械连接、电气连接和信息连接三种,明确部件间的单双向作用关系,进行机械、电气以及信息连接的融合;将高速列车的部件视为节点,将部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视为连接边,构建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关系网络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关系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节点的失效度为网络中节点拓扑度与失效概率的乘积,节点的失效度其中λi为网络中节点i的失效率,ki表示节点i的拓扑度,描述的是在考虑部件i自身失效时,平均影响的邻节点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高速列车系统作用关系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最短失效路径的计算方法为
节点i到节点j之间的最短失效路径为在考虑节点的失效影响后,节点i发生失效后导致节点j失效的最有可能的路径,节点i到节点j之间的最短失效路径
网络模型中平均最短失效路径的长度为:其中为节点i到节点j的最短失效路径长度,N是网络中的节点数,V为节点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4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