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内衣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590.7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9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彭宇;刘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丝如妃内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C3/10 | 分类号: | A41C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唐超文;贺红星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内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内衣,包括分立于左、右的两个独立的罩杯和挡片,每个罩杯的底端分别设有一弧形的软托;软托包括相互连接的脊心端和夹弯端,脊心端和夹弯端的接点为该软托的最低点A;经过该最低点A并与软托相切形成切线BD;该软托最低点A与脊心端的最高点C之间形成连线AC,连线AC与切线BD的夹角为15°‑30°;该软托最低点A与夹弯端的最高点E之间形成连线AE,连线AE与切线BD的夹角为40°‑60°;挡片的宽度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挡片左、右两侧边分别呈与罩杯内侧形状匹配的弧形状,且分别与两罩杯内侧连接,以使两罩杯通过该挡片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保健内衣,能增加承托力,减少对胸部的压力,同时防止脂肪外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内衣。
背景技术
内衣是女性的主要内衣用品,具有包裹、维持和支撑乳房的功能,而现有的内衣其罩杯一般采用一片式采取成片设计的结构,一个罩杯由一块一体成型的布料压制而成,这样的罩杯容易出现不贴合乳房或者对乳房造成较大的压迫,且内衣边缘易外露的现象;同时通常用鸡心连接两罩杯或者直接将两罩杯的底端连接,对于比较丰满的女性在穿戴时,鸡心处容易勒住乳房,且内衣缺少承托,脂肪容易溢出。
现有带钢圈的内衣普遍以追求侧推聚拢效果为主要目的,以使穿着时乳沟深现。这样的设计结构违背人体工程学,导致穿着此类内衣的女性容易出现压迫、憋气、皮肤破损过敏等不良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内衣,减少对胸部的压力的条件下,能增加承托力,同时防止脂肪外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健内衣,包括分立于左、右的两个独立的罩杯和挡片,每个罩杯的底端分别设有一弧形的软托;软托包括相互连接的脊心端和夹弯端,脊心端和夹弯端的接点为该软托的最低点A;经过该最低点A并与软托相切形成切线BD;该软托最低点A与脊心端的最高点C之间形成连线AC,连线AC与切线BD的夹角为15°-30°;该软托最低点A与夹弯端的最高点E之间形成连线AE,连线AE与切线BD的夹角为40°-60°;挡片的宽度由上而下逐渐减小,挡片左、右两侧边分别呈与罩杯内侧形状匹配的弧形状,且分别与两罩杯内侧连接,以使两罩杯通过该挡片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该脊心端的最高点C与切线BD之间的距离h1为1.5-2.5cm;该夹弯端的最高点E与切线BD之间的距离h2为5.5-8cm。
优选地,挡片呈梯形,左、右两侧边为内凹的弧形边;该挡片由罩杯内侧顶端延伸至罩杯内侧底端,且挡片的底边和罩杯的底边齐平。
优选地,罩杯包括弧形的上片组件和下片组件,上片组件内边缘与下片组件一边拼接,该拼接处设有一凸位,且该凸位的最高点F设于该上片组件与下片组件的拼接线上;下片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下片和第二下片,且该最高点F位于第一上片与第一下片的拼接线上;第一下片和第二下片围合形成一与乳房下方形状一致且供乳房放入的第一腔体;挡片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上片组件的外边缘连接。
优选地,该上片组件包括第一上片和第二上片,第一上片和第二上片接合,且该接合点与该罩杯的最高点F重叠;该挡片左、右两侧边分别与两第二上片外边缘连接。
优选地,该保健内衣还包括两个侧片,该侧片一侧分别与上片组件和第一下片连接。
优选地,罩杯还包括至少一个缓压圈;该缓压圈以该凸位的最高点F为中心,且为最大直径不大于3cm的圆形或者椭圆形。
优选地,每个罩杯还设有一置物袋,该置物袋包括垫布和挡布,垫布和挡布围成第二腔体,且在挡布上开设有一缺口,该缺口用于连通第二腔体与外界;该置物袋设置于罩杯内壁且位于上片组件的内边缘下方。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丝如妃内衣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丝如妃内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5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