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芡实优质高效精准栽培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7606.4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6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复生;鲍忠洲;蒋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港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C21/00;A01G2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芡实 优质 高效 精准 栽培 管理 方法 | ||
1.一种芡实优质高效精准栽培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品种选择
根据收获产品不同,选用不同品种、无损坏、无病虫害、颗粒饱满的种子;
(2)育苗管理
(2.1)苗床准备:选择避风向阳的田块或房屋前空地作为育苗床,育苗床土选用肥沃壤土、厚度为10㎝以上;
(2.2)育苗时间:芡实的苗龄为60-70天,在3-4月露地播种,播种后用薄膜覆盖,有利于出苗整齐;
(2.3)播种方法:播种前7-10天,将埋藏的种子取出,反复淘洗干净,并剔除小粒、嫩粒种子,将种子置于容器内、加水3-5cm,日晒2-3天后播种,每平方米育苗床播种子1-2千克,播种后,育苗床的畦面保持水位5-10㎝,并随植株生长逐渐加高水位;
(2.4)小苗移栽:播种后30-40天、幼苗长有1-2张小圆形叶时移栽到移苗床,移栽的行株距为40×40㎝或50-60㎝×30-35㎝,移苗时要连根带种子挖出,移栽时防止泥土埋没心叶,移栽后灌水深10-15㎝,随着新叶的生长,逐步加深水位到20~25㎝;
(3)大田定植
(3.1)田块准备:选择壤土、粘壤土的大田或池塘作为定植田,不选用污泥深及腐殖质含量过多的池塘、藕田;定植前,要及早做好田间准备工作:(3.1.1)划块筑埂:根据定植田田块的平整程度,按定植田土壤高低落差小于10㎝、面积5-100亩不等的要求划块,并按15-20m宽做田埂;每块田四周筑高60-70㎝、宽40-50㎝的田埂,田埂内侧粘贴塑料薄膜防渗漏;(3.1.2)整地施肥:每亩施腐熟有机肥500千克,施肥后耕翻平整;(3.1.3)插杆挖穴:在定植田内挖穴,每穴上口直径0.6-0.8m、深15㎝、呈锅形;按2.2-2.3m的距离事先插上标记,然后在标记旁边挖穴,每亩140-120穴;(3.1.6)灌浅水:定植田水位为15-20㎝;
(3.2)定植时间:在6月中旬,当秧苗有3-4张圆叶、大叶直径20-25㎝、叶柄长40-50㎝、粗1.0-1.5㎝时定植;
(3.3)起苗运输:先将移苗床的秧苗挖起,顺序放于秧田水中等待栽种;
(3.4)栽种方法:每穴栽种一棵秧苗,先将根系盘成团,放到穴底,再用泥土将根系压住,但是苗心不能被埋没,在根系周边培土,定植后理顺叶片、叶片浮于水面;
(4)田间管理
(4.1)防风补苗:秧苗定植后要检查苗心是否被埋没和是否缺株,若有缺株,立即补栽;
(4.2)壅土除草:随着植株生长,进行2-3次培泥壅根,将塘穴回土培平;定植后7-10天,用网兜捞去浮萍、拔除杂草,并将杂草揉成团埋入泥中作肥料;7月底、8月初以后,叶片开始封行时,停止除草;
(4.3)及时灌水:定植后定植田的水深15-20㎝,并随着生长调高至40-50cm,果实采收期水位不低于35cm,并经常注意添加活水;
(4.4)合理追肥:分三次追肥,第一次在定植后10-15天,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15千克/株,;第二次在第一次施肥15-20天后,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15千克/株;第三次在封行前,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30千克/株;
(5)病虫害防治
(5.2)虫害防治:在播种及移苗前分别对育苗床与移苗床施药防治,将浓度为4.5%氯氰菊酯乳油稀释1500倍后或将浓度为52.25%农地乐乳油稀释1500-2000倍后喷于叶片表面及水中;将浓度为3%瓢甲敌乳油稀释1000倍或将浓度为4.5%的氯氰菊酯乳油稀释1500倍后喷于叶片表面防治菱萤叶甲虫;定植后用浓度20%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10mL/亩,或浓度为24%美满悬浮剂2000-3000倍液,或将浓度为5%抑太保乳油稀释1500倍后的液体防治斜纹夜蛾;
(5.3)有害生物:用浓度为20%的硫酸烟酰苯胺粉剂,每亩撒500g于水中;用浓度80%波尔多液的200倍液喷于水中防治丝状藻类;及时人工捞除或放水冲除浮萍;
(5.4)病害防治:芡实定植活棵15-20天后开始打药,共防治2-3次,分别在7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中旬打药防治,每次使用的药物的种类包括浓度20%三唑酮乳油、质量含量为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质量含量为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质量含量为10%苯醚甲环唑水份散颗粒剂、浓度48%波尔多液、质量含量为30%或质量含量为65%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卫农、浓度10%腈菌唑乳油40mL、浓度30%苯甲·丙环唑乳油8mL和浓度20%阿米西达水浮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6)适时采收
(6.1)采收时间:定植后60-70天,即8月中下旬,当植株症状表现为心叶收缩、新叶生长缓慢、叶面直径明显缩小且不足1m、叶表面平滑、水面出现双花、前期生长的果实果柄开始发软、果皮开始由毛糙变光滑时,表明其果实已逐渐成熟,开始陆续采收,至10月中旬结束;
(6.2)采收方法:第1次采收和第2次采收间隔6天,第2次采收、第3次采收第4次采收之间各间隔5天,以后随气温升高隔4-5天采收1次,每次可采2只果;
(6.3)采收标准:果实包括大旦、剥坯和老粒,在采果盛期,大旦从开花至采收需20天,剥坯从开花至采收需25天,老粒从开花至采收需30-32天;大旦果实果柄着生于叶面刚展平的新叶基部,从基部可摸到其抽生出的果柄,果柄粗且开始由硬转软,顺着果柄向上找到果实,其果面颜色淡,手摸感觉毛糙,籽粒鼓突,用手按鼓突的籽,能听到响声者称作大旦;由大旦叶片逆时针旋转140o夹角位置,找到前一张叶片,该叶片比大旦叶片大、颜色深,其基部所抽生出的果柄已变软,上面着生的果实表面光滑,果面颜色比大旦深,用手按鼓突的籽,有籽粒滚动的感觉,该果实籽粒即为剥坯;以剥坯叶片再向前旋转140o夹角位置,找到面积最大已定型、颜色最深的叶片,在其基部抽生的果实果柄已很软,其果柄和果实可随水流而漂动,果皮颜色最深,其籽粒即为老粒,一般留作种子用;
(7)籽粒加工:大旦用指甲切入种脐直接剥开种壳,其米仁漂洗后定量装入活口塑料袋,再加近倍量清水后封口、冰冻贮藏;夹开剥坯种壳,将芡米从种壳中挤出,或用机器直接加工成米,然后再通过蒸气烘、日光晒,制成“干米”并及时用厚聚乙烯薄膜袋或多层复合袋包装;
(8)种子贮藏:将果实或剥出的种子直接装袋或淘洗若干次后装袋,然后埋在泥里30-40㎝或吊在水深50㎝以下,或者将果实放在缸里,上面盖泥保湿,然后放在凉房里过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港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港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6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本植物的扦插方法和用于培育扦插木本植物的大棚
- 下一篇:一种魔芋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