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清渣捞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616.8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3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石;顔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2/00 | 分类号: | C23C2/00;C23C2/06;C23C2/12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一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6 | 代理人: | 崔凤英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清渣捞渣 装置 | ||
1.一种耐高温清渣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龙门式自定位提升装置、清刮捞多功能回转锅盖、两自由度倒渣机械手、旋转搅拌清渣装置、自清刮捞斗;其中,所述龙门式自定位提升装置设在保温加热锅上方,清刮捞多功能回转锅盖中心顶部固定在回转支撑内圈上,回转支撑外圈固定在龙门式自定位提升装置上的定位矩形架上,自清刮捞斗和旋转搅拌清渣装置分别设在锅盖上,两自由度倒渣机械手固定在上述龙门架的横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清渣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式自定位提升装置包括龙门架、配重、升降装置、定滑轮、链条、定位矩形架、锥形定位销、锥形孔定位座和连杆,其中,所述龙门架由四根支柱和两个横梁连接而成,配重通过移动副安装在龙门架一侧的两个支柱上,配重下方连接升降装置,配重与所提升的重量相匹配;在靠配重一侧的两个横梁之间设有端连杆,在该端连杆附近的两个横梁之间设有与其平行的另一连杆,在端连杆和另一连杆中部均设有定滑轮,在上述端连杆伸出横梁外侧的两端分别设有定滑轮,在横梁外侧的另一侧也分别设有定滑轮,上述横梁上同一侧的两个定滑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链条的一端与配重连接,该链条的另一端经过上述两个连杆上的定滑轮导向与定位矩形架连接,该定位矩形架的四端分别设有锥形定位销,该锥形定位销分别与设在加热保温锅边上的锥形孔定位座相配合,实现锅盖相对于加热保温锅的自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清渣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刮捞多功能回转锅盖包括锅盖骨架、隔热板、回转支撑、驱动电机、隔热罩、刮渣板,其中,所述锅盖骨架由型钢搭建而成,隔热板固连在锅盖骨架底部,锅盖中心顶部固定在回转支撑内圈上,回转支撑外圈固定在上述龙门式自定位提升装置上的定位矩形架上,上述定位矩形架上设有驱动电机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带有减速器的电机,该减速器伸出轴带有齿轮,该齿轮与回转支撑齿圈配合,隔热罩将驱动电机和回转支撑整体罩住,向罩内通入冷风,为相应设备降温;锅盖上设有两个安装孔,自清刮捞斗和旋转搅拌清渣装置分别设在安装孔处,自清刮捞斗通过自身的锥形定位销与固定在锅盖上的锥形孔定位座配合,实现捞斗相对于锅盖的自定位,旋转搅拌装置的支撑架固定在锅盖上,在锅盖骨架底部捞斗孔两侧设有刮渣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清渣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自由度倒渣机械手包括横向移动小车、导轨、齿条、隔热罩、剪叉升降装置、捞斗挂钩,其中,所述横向移动小车由矩形小车架、设在小车架两侧的导轮和齿轮以及固定在小车架上其伸出轴与齿轮相连的小车驱动电机组成,在矩形小车架上设有隔热罩,导轨和齿条设在横向移动小车两侧,与横向移动小车中的导轮和齿轮配合,导轨和齿条固定在上述龙门架的横梁上,剪叉升降装置的剪叉机构的上端与上部连接架连接,其下端与下部连接架连接,上部连接架固定在横向移动小车架上,上部连接架上设有剪叉机构驱动装置,捞斗挂钩固定在剪叉升降装置的下部连接架底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清渣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刮捞斗包括:捞斗刮板、转动斗,隔热板、捞斗挂环、锥形定位销、锥形孔定位座,捞斗盖板,转动拨板,其中,三角形捞斗挂环固定在捞斗盖板的上面,通过该捞斗挂环使自清渣捞斗与上述两自由度倒渣机械手的捞斗挂钩连接,隔热板及锥形定位销固定在捞斗盖板的下面,该锥形定位销插入上述锅盖上的锥形定位孔内,与锅盖连接;在捞斗盖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立板,该立板的下端设有开口,捞斗刮板两端固定在上述开口内,转动斗两侧上端分别设有转动拨板,该上端通过销轴与上述立板上端转动连接,上述转动拨板与捞斗盖板之间设有扭力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清渣捞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搅拌清渣装置包括搅拌棒装置安装架、搅拌棒、回转驱动、隔热罩,其中,搅拌装置安装架固定在上述锅盖骨架上,搅拌棒通过柔性联轴器与固连在搅拌装置安装架上的回转驱动相连,隔热罩固定在搅拌棒安装架上,将回转驱动罩住,向罩内通入冷风隔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61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