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低温瞬间启动的电磁感应紫外线灯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7873.1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0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升和;朱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高和光电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5/04 | 分类号: | H01J65/04;H01J61/02;A61L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02 | 代理人: | 沈良菊 |
地址: | 2256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低温 瞬间 启动 电磁感应 紫外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外线生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紫外线光解有机废气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紫外线杀菌灯发射253.7nm波长的紫外线破坏生物细胞的DNA,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目前,市场上的紫外线杀菌灯有三种,一种是传统石英管直管型,依靠热阴极发射电子,运动的电子激发汞原子产生紫外线辐射,另一种是电磁感应型,依靠高频电磁场激励汞原子产生紫外线辐射,还有一种是微波激励型,依靠微波电磁场激发汞原子产生紫外线辐射,以上三种形式杀菌灯都是依靠激发汞原子产生,这三种不同的仅仅是获得亚稳态的汞原子的手段不同而已,在正常情况下以上三种杀菌灯可以正常工作,但是在严寒的冬天石英管外的气体的气温往往低于-30℃,石英管的管壁均处于超低温状态,管内的潘宁气体很难生成潘宁效应,无法产生稳定的等离子放电,即石英管无法点亮。因此,现有的紫外线杀菌灯不适用于在超低温环境下光解有机废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超低温瞬间启动的电磁感应紫外线灯,促进潘宁效应,使装置即使在超低温环境下也能瞬间启动形成稳定的等离子放电,点亮石英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低温瞬间启动的电磁感应紫外线灯,包括呈封闭结构的石英管,所述石英管上设置有开口朝向石英管内腔的汞齐管,所述汞齐管内设有汞齐,所述石英管外设有至少一组电磁装置,所述电磁装置包括套装在石英管外的磁环和绕装在磁环上的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连接在高频发生器的输出端,所述石英管的外管壁上间隔设有至少一组加速环,每组加速环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一个封闭的金属环。
本发明中,超低温是环境温度-30℃以下的温度,工作时,高频发生器与电磁装置中的感应线圈间形成高频振荡电路,感应线圈和磁环作用发生电磁感应,使得石英管内产生电磁场,石英管内的汞原子受到激励发射出253.7nm的紫外线,在感应线圈工作的初期,加速环中产生感应电势,促进电子的迁移过程中获得能量,在加速环的作用下,管内由Ar、Kr、Hg原子组合的潘宁气体可快速形成潘宁效应,使潘宁气体雪崩电离,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中汞原子受激发形成更高能级的亚稳态汞原子,亚稳态回归到稳态后释放出紫外线,使得石英管被快速点亮,紫外线作用于有机废气,使得受到光照的有机废气光解;本发明能够在-38℃以上的温度下快速点亮石英管,适用于各种超低温有机废气净化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速环由金属材料单头或多头紧贴石英管外周单圈绕装而成,金属材料的开口处焊接连接,该设计可促进潘宁效应,使装置即使在超低温环境下瞬间启动形成稳定的等离子放电,点亮石英管。
为了进一步提高加速环发挥作用的可靠性,所述加速环沿着石英管的外管壁表面方向的间隔距离为50~500mm设置一组。
为了进一步提高石英管被点亮的稳定性,所述石英管外径为30~50mm。
为了进一步提高磁环安装的可靠性,所述磁环经两个半圆弧形磁芯组成,两个半圆弧形的磁芯的外周设有抱夹。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多样性,所述石英管整体呈矩形环状或圆形环状,该方案制造方便,外形美观。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杀菌效率,所述电磁装置在石英管外设置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相应的感应线圈并联或串联连接,该方案还有助于提高单个灯具的功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装置封装在密封保护体内,当本发明用于潮湿环境中时,该方案可以确保电磁装置的绝缘性,保证电磁装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其中,1石英管,2高频发生器,3抱夹,4汞齐管,5汞齐,6磁环,7感应线圈,8密封保护体,9加速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高和光电器材有限公司,未经高邮高和光电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78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低源极和漏极电阻的结构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层阳极的电子束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