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结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8326.5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028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曲晓东;朱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2 | 分类号: | H01L33/02;H01L33/3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结构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垂直结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垂直结构芯片由中心区域及位于中心区域四周的边缘区域构成。其中,中心区域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目标衬底、第一P面金属层、P型GaN层、活性层、N型GaN层以及N电极;边缘区域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目标衬底、第二P面金属层、绝缘层、N型GaN层以及N电极。绝缘层位于边缘区域中的N型GaN层和第二P面金属层之间、以及位于中心区域中的P型GaN层和活性层的侧壁。由于将P‑GaN和活性层的侧壁绝缘后隐藏于芯片内部,而不裸露于芯片侧面,因此,有效降低了LED芯片侧面上载流子的复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垂直结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照明领域也正进入一次大的变革。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作为第三代的固态照明技术,正被大家高度关注;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的现有工艺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垂直结构芯片由于其工作时电流分布相对均匀,发光形貌符合朗伯分布模型,因此在大功率光源领域,尤其对光斑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垂直结构芯片的生产良率一直有待提高,影响良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正反漏电,导致芯片漏电的因素很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N型区域(N电极和N型GaN层)、活性层、P型区域(P型GaN、P面金属层和目标衬底)之间在侧壁的直接或间接导通。为了解决这一现象的发生,传统的方法是在芯片制作完成后在芯片表面和侧面用SiOxNy等材料做钝化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依然无法完全避免侧壁漏电的出现,以及有可能带来遮挡出光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垂直结构芯片及其制备方法,该结构通过一层绝缘层将P-GaN(氮化镓)和活性层的侧壁隐藏于芯片内部,使其不裸露于芯片侧面,避免了LED芯片侧面上载流子的复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垂直结构芯片,由中心区域及位于所述中心区域四周的边缘区域构成,其中,
所述中心区域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目标衬底、第一P面金属层、P型GaN层、活性层、N型GaN层以及N电极;所述边缘区域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目标衬底、第二P面金属层、绝缘层、N型GaN层以及N电极;
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N型GaN层和第二P面金属层之间、以及位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P型GaN层和活性层的侧壁。
在本技术方案中,这里我们将垂直结构芯片分成两个区域,位于芯片中间的中心区域和位于芯片四周的边缘区域,以上我们分别对两个区域的结构做出了描述,要说明的是,由芯片不同区域的结构不同,我们才做此划分,两个区域中除了结构不同的地方,其他区域都是相同的,如,目标衬底,两个区域中的目标衬底加起来即为整个芯片的目标衬底等。
进一步优选地,绝缘层位于所述边缘区域中的N型GaN层和第二P面金属层之间、位于所述中心区域中的P型GaN层和活性层的侧壁、以及位于所述P型GaN层表面靠近所述边缘区域的边缘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垂直结构芯片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边缘区域四周的沟槽区域,所述沟槽区域从下到上依次包括:目标衬底和第二P面金属层;
或,所述沟槽区域中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P面金属层表面的绝缘层。
在本技术方案中,芯片中除了包括上述的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之外,还包括位于边缘区域四周的沟槽区域,且在该沟槽区域中可以包括绝缘层也可以不包括绝缘层。另外,要说明的是,这里绝缘层可以覆盖整个沟槽区域中第二P面金属层表面,也可以部分覆盖,比如说,绝缘层覆盖第二P面金属层表面的一半区域,且靠近N型GaN层一侧进行覆盖等,都能实现本技术方案中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P面金属层中包括粘结层、覆盖层、金属反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易美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3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