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卧式三角胶贴合机的自动送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8628.2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8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华锦洲;潘平江;陆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威橡胶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50 | 分类号: | B29D30/5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地址: | 201713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卧式 三角 贴合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制造行业,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角胶与钢丝圈贴合的全自动卧式三角胶贴合机的自动送圈机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橡胶子午轮胎内部结构由很多部份组成,譬如三角胶、钢丝圈等,三角胶需贴合到钢丝圈上。目前应用于生产的三角胶贴合生产线有立式和卧式两种,广泛使用的是立式三角胶贴合生产线,这种生产线的最大缺点是三角胶裁切后的接头部分贴合效果不好,接头部位凸起多胶,而人工参与用手进行接头贴合使接头部局部拉伸少胶。由于接头部位的凸起多胶或人工接头局部拉伸少胶,影响轮胎均衡性和动平衡性的合格率,不仅增加了人工操作量,而且因为合格率较低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降低。
专利号为CN201110324249.4的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102363366 B),公开了一种卧式三角胶贴合装置,采用卧式三角胶贴合,实现了全自动的贴合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功率,保证贴合处的光滑平整。该卧式三角胶贴合装置结合现有的一台冷喂料挤出机,一套接取输送带和拉伸收缩装置,一套三角胶牵引冷却装置和一套恒张力贮料装置实现三角胶的贴合作业,但是该贴合装置只是实现了三角胶和钢丝圈贴合过程的全自动化,对于三角胶和钢丝圈的上料和下料过程都需要人工来进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卧式三角胶贴合机的自动送圈机构,能完成全自动的钢丝圈上圈工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卧式三角胶贴合机的自动送圈机构,包括钢丝圈存放机构和自动送圈机构,所述钢丝圈存放机构包括存放机架和转台,在所述转台的一圈边缘上均匀设置有四个链条传动臂,钢丝圈挂置在链条传动臂上,在所述链条传动臂的作用下钢丝圈向着自动送圈机构的位置运动,所述自动送圈机构包括送圈机架,在所述送圈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布置用于对钢丝圈进行限位的限位气缸,同时在送圈机架的前端设置有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两对用于抓住第二个钢丝圈的一对外气爪和一个用于抓住第一个钢丝圈的内气爪,通过内气爪的气缸的移动将两个钢丝圈上半部分分离,在所述送圈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两块由气缸带动可上下运动的分离板,两块分离板在气缸作用下沿两个钢丝圈之间的缝隙向下运动直至将钢丝圈完全分离,位于送圈机架上方的两个提升气爪在气缸作用下向下运动并将由内气爪抓住的钢丝圈勾住后向上提升一定高度,位于平台中间的拖拉气爪将钢丝圈的底部抓住,所述拖拉气爪沿底部导轨带动钢丝圈向送圈机架的后端运动直至钢丝圈平躺于平台上,位于平台正上方的机械手向下运动并将钢丝圈抓取,机械手可沿直线导轨由送圈机架的前端向后端运动直至自动贴合装置上方并将钢丝圈放置在自动贴合装置的模具上。
优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罩壳,在所述罩壳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板,在罩壳内安装有旋转气缸,在所述旋转气缸的输出端上设置有链轮,在所述安装板的外端均匀设置有一圈转臂,所述链轮与转臂之间通过滚子链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一种全自动卧式三角胶贴合机,能完成全自动的钢丝圈上圈工作,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钢丝圈存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自动送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自动送圈机构的拉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钢丝圈存放机构5.1、自动送圈机构5.2、存放机架5.1.1、转台5.1.2、转动马达5.1.3、链条传动臂5.1.4、送圈机架5.2.1、限位气缸5.2.2、外气爪5.2.3、内气爪5.2.4、分离板5.2.5、提升气爪5.2.6、平台5.2.7、拖拉气爪5.2.8、机械手5.2.9;
罩壳5.2.9.1、安装板5.2.9.2、旋转气缸5.2.9.3、链轮5.2.9.4、转臂5.2.9.5、滚子链5.2.9.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威橡胶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威橡胶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