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先张预应力无砟轨道板移动式张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8658.3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43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司然;孙百慧;焦永先;苏有;刘立华;杨元海;闫东旭;郑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老虎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3/04 | 分类号: | B28B23/04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维信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3102 | 代理人: | 许久利 |
地址: | 0662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预应力 轨道 移动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板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先张预应力无砟轨道板移动式张拉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CRTSⅢ型双向先张预应力无砟轨道板生产的双向预应力张拉多采用基坑作业方式,需要建设基坑设施并预埋张拉装置,不仅生产准备周期长、工程造价高,而且由于预埋的张拉设备不能迁移再利用,还会造成工业污染。现有技术公开有模具移动的轨道板生产线,其预应力张拉设备仍没有完全脱离原基坑作业方式的预应力张拉模式,并且整个生产设备通过运输系统连成一条生产线,占地面积和运转能耗大,同时模具移动式生产方式,造成模具变形的因素多,增加了模具设计的复杂程度和制作成本。另外,现行用于无砟轨道板生产的预锁梁和张拉梁的预应力钢筋的锁紧及张拉机构为人工单点操作形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各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先张预应力无砟轨道板移动式张拉设备,以解决现行的基坑作业方式的轨道板生产的双向预应力张拉设备存在的生产准备周期长,工程造价高,造成工业污染的问题,及模具移动式的轨道板生产的双向预应力张拉设备存在的占地面积和运转能耗大,模具结构复杂和制作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对预锁梁和张拉梁的预应力钢筋的锁紧及张拉机构的改进,提高锁紧及张拉机构的机械化程度,进而解决目前人工单点操作预应力钢筋张拉锁紧存在的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各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向先张预应力无砟轨道板移动式张拉设备,包括有侧预锁梁、侧张拉梁、端预锁梁和端张拉梁,所述的侧预锁梁和侧张拉梁分别通过一对侧梁直线导轨装配在两行走梁的上面,该行走梁设有与运行轨道配合的车轮、行走导向轮组、驱动车轮转动的车轮减速电机和侧梁进退油缸;所述行走梁的两端分别设有龙门架,该两龙门架上分别装配升降架、竖置的升降架升降油缸和升降架升降导向装置,所述的端预锁梁和端张拉梁分别通过一对端梁直线导轨装配在所述升降架的下面,所述的升降架上设有端梁进退油缸;所述的侧预锁梁、侧张拉梁、端预锁梁和端张拉梁分别设有预应力钢筋锁紧装置,该预应力钢筋锁紧装置具有分布在梁体内的箱体,各箱体内设有蜗轮蜗杆机构和与该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并排固定安装的主动齿轮;所述的箱体还装配有与所述蜗轮的轴平行的套筒和外套,所述的套筒与所述箱体前壁上的套筒装配孔可转动配合,所述的外套与所述箱体后壁上的外套装配孔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套筒上由前至后依次装配有从动齿轮、传动套、传动套弹簧和调整螺母,所述的从动齿轮和传动套与所述的套筒间隙配合安装,所述传动套的外径与所述外套的内孔间隙配合;在所述的外套内由前至后依次设置滑套、滑套弹簧,所述滑套的前端面与所述套筒的后端接触配合,所述滑套弹簧的后端装配滑套弹簧挡环;所述的主动齿轮与所述的从动齿轮啮合;所述各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分别通过联轴器同轴线连接并装配驱动蜗杆转动的蜗杆减速电机;所述的侧张拉梁和端张拉梁分别设有预应力钢筋张拉装置,该预应力钢筋张拉装置包括有张拉梁梁体,该张拉梁梁体内分布有呈槽钢形状的支座,所述支座的两支腿穿过所述张拉梁梁体的前面板并支撑在轨道板成型模具边模的外侧面上,所述支座的腰板外侧固定横置的张拉油缸,该张拉油缸的活塞与所述张拉梁梁体的后面板固定连接,穿装张拉杆的拉杆挡板贯穿各支座的挡板口,该拉杆挡板上与张拉杆配合的拉杆穿孔为由一直径相对较大的圆孔与一直径相对较小的圆孔组合构成的组合孔,在所述的张拉梁梁体内分布有肋板,各肋板与所述的拉杆挡板配合。
进一步,本双向先张预应力无砟轨道板移动式张拉设备设置有操作控制台,该操作控制台固定在所述行走梁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的升降导向装置由一侧面开口的竖置方管和置于该方管内的前后限位导轮、左右限位导轮组成;所述各限位导轮分别通过轴和轴座与所述的升降架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在摒弃基坑作业方式的同时,采用设备移动、轨道板模具自承力钢模固定安装形式的双向先张预应力无砟轨道板生产工艺,能够有效的缩短生产准备周期,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避免造成工业污染,同时钢模固定安装生产形式,有利于简化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模具的刚度和精度,减少生产设备占地面积和工作能耗。
2、本发明通过对预锁梁和张拉梁的预应力钢筋的锁紧及张拉机构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锁紧及张拉机构的机械化程度,进而解决了目前人工单点操作预应力钢筋张拉锁紧存在的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各预应力钢筋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老虎重工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老虎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6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柱抽芯机
- 下一篇:生产轻质砖用新型供料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