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78705.4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2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柏金枝;张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0 | 分类号: | B41M1/10;B41M1/14;B41M1/26;C09D11/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品包装 复合 印刷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涉及到将制成的药剂进行包装,包装主要包括袋装和铝箔板装,无论采用哪种包装均涉及到复合膜的制备以及印刷工艺。
印刷工艺即在用于包装的复合膜上印刷一些产品信息,便于药剂的识别和使用。印刷工艺采用的设备主要包括印刷机,收卷装置,以及与印刷机配合的油墨,主要依靠印刷机的张紧力实现复合膜的运动以及油墨印刷。
现有的印刷工艺易导致着色效果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以解决现有的印刷工艺易导致着色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印刷油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丙酮;
2)、通过印刷机将印刷油墨印刷到复合膜上,印刷机通过张紧力实现复合膜的印刷和运动;
3)、利用印刷机的第一组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对印刷油墨进行照射,使印刷油墨与印刷层发生交联反应;
4)、利用印刷机的第二组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对印刷油墨进行照射,使复合膜上的印刷层固化;
5)、利用设置在印刷机上的红外线干燥器对印刷层进行干燥;
6)、利用设置在印刷机上的UV上光器,对干燥好的印刷层进行UV上光;
7)、将印刷好的复合膜收卷待检验。
本发明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通过在印刷油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丙酮,加快了印刷在复合膜上的印刷油墨挥发干燥的速度,避免了因印刷油墨干燥速度慢导致的着色效果不好的问题。
进一步地,印刷油墨和丙酮的比例为100:5-10。
丙酮具有挥发性,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量不易过多,过少了起不到相应的效果。
进一步地,印刷机为六色凹版印刷机或九色凹版印刷机。
进一步地,印刷油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成膜物质10-30%,非成膜物质10-20%,着色剂20-30%,添加助剂0.5-3%,助溶剂4-10%,余量为无机过酸盐。
本发明所述印刷油墨组分的比例选择是通过大量的实验而得,在本发明所述比例的印刷油墨具有很好的作色效果。
进一步地,成膜物质为丙烯酸酯。
进一步地,非成膜物质是快干型乳液。
进一步地,着色剂是分散颜料色片。
进一步地,添加助剂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通过在印刷油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丙酮,加快了印刷在复合膜上的印刷油墨挥发干燥的速度,避免了因印刷油墨干燥速度慢导致的着色效果不好的问题。
2、本发明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本发明通过改变印刷油墨中各个组分的比例,提高了印刷油墨的着色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在印刷油墨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丙酮;所述印刷油墨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组成:
丙烯酸酯10%,快干型乳液10%,分散颜料色片20%,去离子水0.5%,十二烷基硫酸钠4%,余量为过硫酸钾;
印刷油墨和丙酮的比例为100:5;
2)、通过印刷机将印刷油墨印刷到复合膜上,印刷机通过张紧力实现复合膜的印刷和运动;所述印刷机为六色凹版印刷机,也可以是九色凹版印刷机;
3)、利用印刷机的第一组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对印刷油墨进行照射,使印刷油墨与印刷层发生交联反应;
4)、利用印刷机的第二组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对印刷油墨进行照射,使复合膜上的印刷层固化;
5)、利用设置在印刷机上的红外线干燥器对印刷层进行干燥;
6)、利用设置在印刷机上的UV上光器,对干燥好的印刷层进行UV上光;
7)、将印刷好的复合膜收卷待检验。
实施例2: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的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汇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8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