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测井曲线高频旋回预测湖相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形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79041.3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7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民;付尧;隋杨;张添;张婕;林旭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邵朋程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测井 曲线 高频 旋回 预测 湖相滩坝砂体 空间 展布 形态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盆地储层砂体空间预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测井曲线高频旋回预测湖相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形态的方法。
背景技术
含油气盆地滩坝砂体隐蔽油藏,是近年来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热点。但滩坝砂体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平面不稳定、垂向厚度变化大、空间分布形态复杂,这点严重制约了该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效果。如何更好地预测单层滩坝砂体的空间展布,一直是石油地质工作者试图解决的难题。
目前含油气盆地砂体空间形态的预测主要采用地震属性或测井约束反演的方法,近年来又逐渐发展起来了地震沉积学方法,但这些方法对薄层滩坝砂体的预测精度很有限,且受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比较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测井曲线高频旋回预测湖相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形态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测井曲线高频旋回预测湖相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形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滩坝发育层段的测井曲线进行高频旋回划分对比,建立湖相高频旋回空间展布格架;
步骤二、在所建立的湖相高频旋回空间展布格架中,分析每口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形态或测井解释的砂质含量垂向变化;
步骤三、根据自然伽马曲线或砂质含量在垂向上与泥岩基线差值的变化趋势,分析相对湖平面的升降过程;
步骤四、若相对湖平面稳定升降,在滨湖地带沉积席状展布的滩沙;若相对湖平面间歇性升降,在滨湖地带沉积平行湖岸的脊状滩沙;
步骤五、以测井曲线的拐点处作为滩坝砂体的边界,刻画和预测滩坝砂体的空间形态。
在步骤一中,所述测井曲线采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和感应测井曲线。
在步骤一中,所述高频旋回划分对比时的高频旋回界面采用湖泛面,旋回划分级别以三级为主。
在步骤一中,高频旋回划分的具体步骤是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视电阻率测井曲线和感应测井曲线,精确划分到三级地层旋回,旋回界面为湖泛面,建立起围绕古湖岸展布的高频测井旋回格架。
在步骤二中,砂质含量越少、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越靠近泥岩基线,代表沉积水体越深;反之,砂质含量越多、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越远离泥岩基线,代表沉积水体越浅,距离湖岸越近,越靠近滩坝砂体。
在步骤三中,所述变化趋势划分为两类,其一是在高频旋回界面上表现为沉积水体快速加深,之上粉砂含量持续增加,自然伽马曲线与泥岩基线的差值持续加大,代表相对湖平面持续下降;其二是在高频旋回界面上表现为沉积水体相对快速加深,之上粉砂含量没有明显的增加,一直稳定到接近旋回顶界面,粉砂的含量才有所增加,代表高频旋回沉积过程中,沉积水深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直到末期才因物源进积而有所变浅。
在步骤四中,相对湖平面在湖岸地带稳定时间的长与短,决定了滩坝砂体的厚与薄;相对湖平面升降的快与慢,决定了滩坝砂体空间形态是脊状还是席状。
在步骤五中,滩坝砂体的边界的具体判断方法为:测井曲线越靠近滩坝砂体,砂质含量越高,钻遇滩坝砂体的测井曲线以拐点处作为滩坝砂体的边界;未钻遇滩坝砂体的测井曲线,以粉砂含量明显增加的位置预测滩坝砂体边界。
在步骤五中,根据测井高频旋回的空间格架,滩坝砂体的基础分布位置是湖相高频旋回向岸的尖灭处,席状或脊状空间形态受控于相对湖平面的升降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测井曲线高频旋回预测湖相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形态的方法,该方法是在测井高频旋回格架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旋回沉积时相对湖平面的变化,及在滩坝砂体沉积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来预测每个高频旋回中滩坝砂体的空间展布。该方法不仅能够明显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且本发明是以相对湖平面变化为依据,从沉积规律出发,地质与测井手段相结合,不仅可以有效预测高频旋回中的滩坝砂体空间形态,而且也能够更好地揭示高频旋回之间滩坝砂体的垂向演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测井曲线高频旋回预测湖相滩坝砂体空间展布形态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基于相对湖平面变化的滩坝砂体沉积模式图;图2a示出席状滩沙模式;图2b示出脊槽状滩沙模式。
图3是本发明基于相对湖平面变化的滩坝砂体空间预测模式图;图3a示出席状滩沙;图3b示出脊槽状滩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79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