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175.7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75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歆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用光 镜头 装置 电子 | ||
本发明揭露一种摄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使摄像用光学镜头组在具备望远功能同时,并具有减少像差功能,亦能有效控制总长度,以达成微型化的需求。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具有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的取像装置及具有取像装置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摄像用光学镜头组及取像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小型化摄像用光学镜头组及取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摄影模块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将摄影模块装设于各种智能电子产品、车用装置、辨识系统、娱乐装置、运动装置与家庭智能辅助系统系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且为了具备更广泛的使用经验,搭载一颗镜头以上的智能装置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为因应不同的应用需求,系发展出不同特性的透镜系统。
传统的微型镜头多着重小型化的追求,因此往往牺牲成像品质。而市面上高品质成像系统多采用多片式结构并搭载球面玻璃透镜,此类配置不仅造成镜头体积过大而不易携带,同时,产品单价过高也不利各种装置及产品的应用,因此已知的光学系统已无法满足目前科技发展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摄像用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其通过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以及第六透镜包含反曲点的配置,可提供摄像用光学镜头组主要的汇聚能力,以有效压缩其空间,达到小型化的需求,并修正其周边像差,同时压缩其后焦长,可在成像品质与体积间取得平衡。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摄像用光学镜头组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该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该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该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该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最大光学有效半径为Y11,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的最大像高为ImgH,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其满足下列条件:
2.85<f/R1;
-2.0<f6/f7<1.5;
0.45<Y11/ImgH<1.0;以及
0.70<TL/f≤1.10。
依据本发明更提供一种取像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摄像用光学镜头组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的成像面。
依据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装置。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中至少一表面为非球面,且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点。第七透镜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皆为非球面。摄像用光学镜头组中的透镜总数为七片,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1,第六透镜的焦距为f6,第七透镜的焦距为f7,第六透镜像侧表面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c62,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为CT6,摄像用光学镜头组的焦距为f,第一透镜物侧表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为TL,其满足下列条件:
R1/CT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1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