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机身的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723.6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3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强;王滨;张四顺;罗剑岚;谢长志;张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晋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22;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机身 成型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型工艺和制作模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袋压和模压相 结合方法制作高强度、质量轻的碳纤维无人机机身。
背景技术
无人机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在航拍、农业植保、测绘等领域逐步扩 大,可以帮助人们的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多,控制无人机机身的重量和保证足够 的强度,是该行业必须考虑的问题,但是受到成本及技术等方面限制,市面上 大多数的无人机机身都普遍存在以下缺点:材质较重,承载能力小,导致无 人机续航能力较低,受环境的影响时机身强度不够,大大降低无人机使用的 空间,也失去了无人机开发的意义,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袋压和模压相结合方 法制作高强度、质量轻的碳纤维无人机机身。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无人机机身的成 型工艺,所述无人机机身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预热后的成型上模中,贴上1~2层3K碳纤维预浸料,再贴上 2-4层30~50°的25~60g角度碳纤维预浸料,齐边削除;
步骤2:在预热后的成型下模中,贴上1~2层3K碳纤维预浸料,再贴上 2-4层30~50°的25~60g碳纤维预浸料,不用削边,放入镶块,安装3D风管, 合上模具;
步骤3:上热压机成型,温度设定在130~150℃,时间设定在30~60min, 压力设定在3~6MPa,风管内压0.8~1.5MPa;
步骤4:成型结束后,转入机加工雕刻,最后喷亮光环保型漆得最终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镶块预先卷上5-8层20~50°角度 碳纤维预浸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角度碳纤维预浸料为东丽T700,克 重25~60g,树脂为环氧树脂,含量25~35%。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步骤(1)中的角度碳纤维预浸料为 东丽T700,克重25~60g,树脂为环氧树脂,含量25~35%。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步骤(2)中的3K碳纤维预浸料为 东丽T300,克重150~200g,树脂为环氧树脂,含量35~45%。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机身的成型工艺具有以 下优点:本发明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有益效果:1、经过铺层设计使得该 无人机机身在各个角度都能得到很高的强度;2、模压及袋压工艺使得无人机机 身层间强度很高,保证内部装配;3、热压成型工艺使得树脂含量很低,大大减 轻无人机机身的重量;4、外型设计美观大方,适用性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具上模图。
图2为本发明模具下模图。
图3为本发明镶块的示意图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镶块的示意图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3D风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在预热后的成型上模(如图1)中,贴上1层3K碳纤维预浸料, 再贴上2层40°的27.5g角度碳纤维预浸料,齐边削除;其次在预热后的成型 下模中,贴上1层3K碳纤维预浸料,再贴上2层40°的27.5g碳纤维预浸料, 不用削边,在模压区放入内置镶块,镶块预先卷上5层40°角度碳纤维预浸料, 再将3D风管(图5)按照模具下模(如图2)的内腔形状放入行腔,六只口对 应模具的六个口,套上镶块(如图3和4),再装上充气风嘴,最后合上模具, 上热压机成型,温度设定在130℃,时间设定在40min,压力设定在3MPa,风管 内压0.8MPa,成型结束后,转入机加工雕刻,最后喷亮光环保型漆得到最终产 品,最后重量为121.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晋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晋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