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液压助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0852.5 | 申请日: | 2016-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0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马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继刚 |
主分类号: | F15B15/12 | 分类号: | F15B1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液压 助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力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压随动摆动液压缸的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设备和人工助力设备的兴起,用伺服电机驱动的人工关节已在很多 设备上不断涌现,但实用的不多,如:可协助单个战士负重提高的机电液助力关节、协助残 疾人士行走和负重的机械装置等。
当前,伺服电机小型化后由于出力太小,无法满足对人工关节助力大的需求,且存在如 下缺陷:
传统的液压执行机构具有单位重量功率密度最大、外型紧凑的特点,当对出力的需求大 到一定力值时,现有的伺服电机已无法满足其要求,这时就要借用液压、气动等设备来助力, 达到出力大的要求,但用到液压助力,就要增加电液伺服阀、位移传感器、伺服阀专用放大 器、油源、油缸等昂贵元器件,这些东西的增加,不但造价昂贵,体积变的很大,而且应用 技术复杂,需要机械、电子、液压、控制都精通的专业型复合人才,致使其只能在极高端领 域应用而无法普及到一般通用领域。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助力装置如何再进一步小型化、 轻便化、更持久耐用,同时还要解决出力更大、控制简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新型液压助力装置,该装置主要利用 随动摆动液压缸,将其安装在人的胳膊、腿、腰部等活动部位或助力机械臂上, 接上压力油,当人体关节不需要运动时,油路处于关断状态,而人体关节需要 运动时,液压助力装置上的旋转阀芯在人体关节的很小力量的控制下先转动, 打开了液压油路,液压高压油推动摆动液压助力装置就会以更大的出力跟着转 动,当人体关节停下来时,摆动助力液压助力装置在转动相同角度后,又切断 了油路,也就停了下来,它不需要原来复杂的控制器及传感器,而用摆动液压 助力装置上旋转阀芯与摆动叶片的跟随运动来达到控制目的,摆动叶片既是出 力执行机构又是机械反馈机构,纯机械液压的达到了控制和助力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专利涉及的一种新型液压助力装置,包括壳体、旋转阀芯、油腔隔 断挡板、摆动轴、摆动叶片、A油路、A油腔、B油路、B油腔、进油口、回油 口,所述的壳体内正中位置安装有旋转阀芯,所述的旋转阀芯与壳体之间设置 有摆动轴;
所述的旋转阀芯上设置有进油口和回油口,同时还设置有A油路和B油路, 与旋转阀芯配合使用的阀套上也相应设置了进油口、回油口和A油路、B油路;
所述的摆动叶片连接到摆动轴上,而摆动轴与壳体之间设置了油腔隔断挡 板,通过油腔隔断挡板和摆动叶片将摆动轴和壳体之间的剩余空间分割成A油 腔与B油腔;
所述的旋转阀芯连接到人体活动关节上。
本发明所述一种新型液压助力装置的有益效果为:设置了一个微型的摆动 液压助力装置,成功解决了助力装置小型化、轻便化、持久耐用,同时还要解 决出力更大、控制简化的问题,无需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都可以普及应用到各 个所需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述一种新型液压助力装置的总装结构图。
图中:
1、壳体;2、旋转阀芯;3、油腔隔断挡板;4、摆动轴;5、摆动叶片;6、 A油路;7、A油腔;8、B油路;9、B油腔;10、进油口;11、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专利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新型液压助力装置,包括: 壳体1、旋转阀芯2、油腔隔断挡板3、摆动轴4、摆动叶片5、A油路6、A油 腔7、B油路8、B油腔9、进油口10、回油口11,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 旋转阀芯2,所述的旋转阀芯与外部人体关节;
所述的旋转阀芯2与壳体1之间设置了摆动轴4,其摆动轴4上设置了摆动 叶片5,在摆动轴4与壳体1之间的一个部位设置有油腔隔断挡板3,其油腔隔 断挡板3和摆动轴4上设置的摆动叶片5,将摆动轴4与壳体1之间的剩余空 间分割形成了A油腔7和B油腔9;
所述的A油腔7通过A油路6与旋转阀芯2上设置的进油口10和回油口11 相连;
所述的B油腔9通过A油路8与旋转阀芯2上设置的进油口10和回油口11 相连;
所述的油腔隔断挡板3固定于壳体1上,且属于静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继刚,未经马继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脉冲载荷发生器
- 下一篇:直动导控一体型2D电液比例溢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