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0878.X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陈立强;周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柔性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 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是近几年来显示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因其具有更薄、更抗 震动、更轻便的优点,将被广泛地应用于民用领域和军事领域。柔性显示可定 义为用很薄的柔性衬底制作显示面板的基板,它能弯曲到曲率半径只有几厘米 或更小而不会损害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
柔性显示装置在制作时一般先将柔性基板固定在玻璃基板上,再进行之后 的柔性显示面板制作工艺,这样的工艺与现有显示面板制备设备相兼容,柔性 显示面板制作完成后再将柔性基板与玻璃基板分离,之后再在柔性基板的背面 贴附背膜使柔性基板平整化,最后再进行覆晶薄膜(COF,ChipOnFilm)绑 定等工艺。
与玻璃基板分离后的柔性显示面板一般很薄,在贴附背膜的过程中很容易 使柔性显示面板受到力的作用而出现微小的尺寸变化。而在后续COF绑定时, 由于COF上输出垫(pad)比较密集,对尺寸变化比较敏感,因此柔性显示面 板的尺寸变化会导致绑定时柔性显示面板上的pad与COF上的pad发生错位、 电路不通等问题,从而影响良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覆晶薄膜、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用以解决现有的柔性显示面板绑定COF时容易发生pad错位和电路不通等问 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覆晶薄膜,包括:基材,以及设置在所述 基材一侧的至少一排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相互独立的输出垫;
各所述输出垫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基准线具有一定倾斜 角度,且相交于所述基准线上的同一交汇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在同 一排所述输出垫内,与所述基准线距离越远的输出垫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基准 线的夹角越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各所 述输出垫相对于所述基准线呈对称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各所 述输出垫的形状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各所 述输出垫的所占面积相同,或,各所述输出垫在所述基准线方向的长度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所述 交汇点位于各所述输出垫顶端悬空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各所 述输出垫悬空的顶端的形状为三角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各所 述输出垫的形状为楔形、侧梯形或半楔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各所 述输出垫交替分布于两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覆晶薄膜中,还包 括:设置在所述基材一侧的第一引线,设置在所述基材另一侧的第二引线,以 及设置在所述基材另一侧的芯片;其中,
所述第一引线的一端通过贯穿所述基材的第一过孔与所述芯片电连接,另 一端与一排所述输出垫电连接;
所述第二引线的一端与所述芯片电连接,另一端通过贯穿所述基材的第二 过孔与另一排所述输出垫电连接。
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基 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基板的绑定区的至少一排沿着第一方向排列的多 个相互独立的输入垫;
各所述输入垫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基准线具有一定的倾 斜角度,且相交于所述基准线上的同一交汇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中, 在同一排所述输入垫内,与所述基准线距离越远的输入垫的虚拟延长线与所述 基准线的夹角越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中, 各所述输入垫相对于所述基准线呈对称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中, 各所述输入垫的形状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柔性显示面板中, 各所述输入垫的所占面积相同,或,各所述输入垫在所述基准线方向的长度相 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