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0971.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87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扈晓宇;张扬;陈云凤;扈晓刚;骆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36 | 分类号: | A61K36/736;A61P1/16;A61K35/62;A61K33/04;A61K35/646 |
代理公司: | 51222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高峡;全学荣<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衰竭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赤芍80‑120份、桃仁40‑60份、红花40‑60份、水蛭10‑20份、全蝎5‑15份、玄明粉5‑15份、大黄20‑40份。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可有效防治肝衰竭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肝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疽、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它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现代医学认为,紧急肝移植能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的结局。然而,由于缺乏肝脏供体,等待期间的非肝移植患者死亡率超过了20%。并且,肝移植手术围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亟需更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工肝支持系统为基础的内科综合治疗的不断进步,临床疗效有所提高,但总体病死率仍高达40%。
肝衰竭可归属于祖国医学“急黄”、“瘟黄”、“天行发黄”等范畴。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云:“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肝衰竭多属感染毒邪,热毒炽盛,相互胶结,导致气机失常,容易与其他邪气兼夹,常见瘀血。因为心属火,主血脉,血以动者为常,同气相求,阳盛易动血,又耗伤阴液,煎熬血液,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即成瘀血,故瘀热互结是肝衰竭的基本病机。一项前瞻性、横断面研究显示,瘀热互结证在全部肝衰竭中医证型中占到58.6%。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中,发现由大剂量泻热逐瘀中药组成的复方具有明显的肝保护作用,可显著防治肝衰竭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目前,尚未有将赤芍、大黄作为君药进行复方配伍治疗肝衰竭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衰竭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赤芍80-120份、桃仁40-60份、红花40-60份、水蛭10-20份、全蝎5-15份、玄明粉5-15份、大黄20-40份。
优选地,所述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赤芍100份、桃仁50份、红花50份、水蛭15份、全蝎10份、玄明粉10份、大黄30份。
其中,所述大黄为生大黄或制大黄。
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赤芍、桃仁、红花、水蛭、全蝎、玄明粉、大黄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其中,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
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为颗粒剂、散剂、丸剂、胶囊剂、片剂或口服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为滴丸剂、软胶囊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
(2)直接打粉,或取赤芍、桃仁、红花、水蛭、全蝎先煎,再加入大黄煎煮,最后下玄明粉,收集水煎液,浓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成常规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肝衰竭的药物中的用途。它可显著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改善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肝脏病理,并延长肝衰竭的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同时可能恢复受抑制的肝脏再生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0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