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1308.2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35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朔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旺角弥敦***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符合 人体 工程学 头戴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输出设备领域,具体设计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头戴式耳机,主要以佩戴时位于耳朵附近的喇叭罩作为夹持点,实现耳机的固定, 由于其受力点单一,带几个小时候就会耳朵痛,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
本发明具有技术内容。
1、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架(1)、声音输出模 块(2)、夹持器(3);弧形支架(1)具有弹性;声音输出模块(2)位于弧形支架(1)的 末端;夹持器(3)数量大于两个;夹持器(3)位于弧形支架(1)上,夹持器(3)的接触 部分位于弧形支架(1)的弧内。
2、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夹持器(3) 与弧形支架(1)之间为滑动连接,夹持器(3)能够沿弧形支架(1)滑动。
3、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夹持器(3) 的高度是可以调整的。
4、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声音输出模 块(2)包含有以空气作为主要传播中介的喇叭。
5、如技术内容1所述的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声音输出模 块(2)包含有以骨头作为主要传播中介的骨传导设备。
6、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支架(1)、声音输出模 块(2)、夹持器(3);弧形支架(1)具有弹性;声音输出模块(2)位于弧形支架(1)的 末端;夹持器(3)数量大于两个;夹持器(3)位于弧形支架(1)上,夹持器(3)的接触 部分位于弧形支架(1)的弧内;
夹持器(3)由旋钮(31)、旋钮杆(311)、旋钮转动部(313)、支架连接板(32)、导 杆(33)、接触坐(34)构成;
夹持器(3)所包含的旋钮(31)、旋钮杆(311)、旋钮转动部(313)均具有旋转轴;
夹持器(3)所包含的导杆(33)为圆柱状;
夹持器(3)所包含的旋钮杆(311)上具有外螺纹(312);
夹持器(3)所包含的支架连接板(32)为板状,其中央具有对穿上下板面的螺孔(322), 螺孔(322)的内螺纹与旋钮杆(311)上的外螺纹(312)呈良好的螺杆螺母配合,螺孔(322) 的周围具有导孔(321),导孔(321)的轴线与螺孔(322)的轴线平行,其还具有对穿侧面 的滑动连接孔(323);
夹持器(3)所包含的导杆(33)的直径小于夹持所包含的支架连接板(32)的导孔(321);
夹持器(3)所包含的接触坐(34)具有用于与夹持器(3)所包含的旋钮转动部(313) 构成转动连接的旋转连接部(340);
夹持器(3)所包含旋钮杆(311)穿过支架连接板(32)中央的螺孔(322);
夹持器(3)所包含的旋钮(31)、旋钮转动部(313)固定连接在旋钮杆(311)的两端, 旋钮(31)、旋钮杆(311)、旋钮转动部(313)共旋转轴;
夹持器(3)所包含的旋钮转动部(313)与夹持器(3)所包含的接触坐(34)具有的 旋转连接部(340)呈共轴的转动连接,旋钮转动部(313)可绕自身的旋转轴自由转动;
夹持器(3)所包含的导杆(33)的穿过夹持器(3)所包含的支架连接板(32)上的导 孔(321)固定连接到接触坐(34)上,夹持器(3)所包含的导杆(33)的轴线与夹持器(3) 所包含的支架连接板(32)的螺孔(322)的轴线平行;
夹持器(3)通过夹持器(3)所包含的支架连接板(32)上的滑动连接孔(323)与弧 形支架(1)构成滑动连接。
技术内容及其有意效果说明。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可以移动的夹持器的设计,起到了改变夹持点(即耳机夹持在人 体上的着力点)的作用,减少了耳机对于耳朵的压力,减少了耳机夹持导致耳朵痛疼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朔控股有限公司,未经维朔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