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1407.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付国胜;李国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新超锂离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2/2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唐清凯 |
地址: | 22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所述电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
所述正极片的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末端均包覆有具有热稳定性的正极片绝缘胶带,所述正极片绝缘胶带包括层叠的第一基层和第一胶层,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正极片直接接触;
所述负极片的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末端均包覆有具有热稳定性的负极片绝缘胶带,所述负极片绝缘胶带包括层叠的第二基层和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与所述负极片直接接触;
所述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的正极活性层;所述正极活性层的一侧的边缘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一侧的边缘完全覆盖对齐,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所述正极活性层的边缘与所述正极集流体的边缘未完全覆盖对齐,所述正极集流体的与所述正极活性层的未完全覆盖对齐的一侧卷绕后形成多重正极极耳;
所述负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所述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层;所述负极活性层的一侧的边缘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侧的边缘完全覆盖对齐,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所述负极活性层的边缘与所述负极集流体的边缘未完全覆盖对齐,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与负极正极活性层的未完全覆盖对齐的一侧卷绕后形成多重负极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绝缘胶带对所述正极片的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末端形成U形包覆;
所述负极片绝缘胶带对所述负极片的卷绕起始端和卷绕末端形成U形包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中,所述正极活性层与所述正极集流体对齐的一侧的侧端浸覆有第一高分子胶层,所述第一高分子胶层厚度为1μm~10μm;
所述负极片中,所述负极活性层与所述负极集流体对齐的一侧的侧端浸覆有第二高分子胶层,所述第二高分子胶层的厚度为1μm~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分子胶的 材料选自PVDF和PAN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高分子胶的材料选自PVDF和PAN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绝缘胶带的厚度为10μm~60μm,所述负极片绝缘胶带的厚度为10μm~6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的材料选自聚酰亚胺、聚砜、聚苯硫醚和聚醚酮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的材料为硅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层的材料选自聚酰亚胺、聚砜、聚苯硫醚和聚醚酮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胶层的材料为硅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为多孔陶瓷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新超锂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新超锂离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40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