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漏磁和感应电流的钢轨无损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1881.3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3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伍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2 | 分类号: | G01N27/8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感应电流 钢轨 无损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漏磁和感应电流的钢轨无损检测装置,其构成包括弓形结构的导磁铁,设置在导磁铁两端的永久磁铁,设置在永久磁铁下端面和设置在导磁铁中部的磁敏传感器,以及信号调理电路、采集卡和计算机;磁极方向相反设置在导磁铁两端的永久磁铁与待检测钢轨、导磁铁形成闭合磁化回路;磁敏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采集卡和计算机依次连接,检测装置运行时,磁敏传感器拾取钢轨电磁场变化信号,且将电磁场变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滤波后,由采集卡进行A/D转换,提供给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得到钢轨的缺陷信息。本发明能够现对钢轨横/纵向、内/外部缺陷进行高速无损检测,且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漏磁和感应电流的钢轨无损检测装置,可同时实现对钢轨横/纵向、内/外部缺陷的高速无损检测。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高铁网络建设的迅速推进,以及“高铁走出国门”战略的逐渐落实,高速铁路发展迅猛。目前,我国投入使用的高速列车运行速度为200~350km/h,中国南车于2014年初制造的CIT500型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605km/h。运行安全是高速铁路运营的基础条件,稍有不慎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安全事故,其中,钢轨状态直接关系到运输安全。目前,钢轨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有超声波、机器视觉、交变涡流、交变电磁场检测、漏磁检测等技术。
美国Sperry公司研制了最高检测速度80km/h的钢轨压电超声探伤车,通常检测速度为45km/h。但由于压电超声检测(UT,1929年俄国Sokolov)存在激励与检测频率匹配问题而限制了检测速度的进一步提高。另外,该类探伤方法还有电磁超声与激光超声,均只能运行在32km/h的速度左右。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FC)通过高速摄像机来对钢轨波纹缺陷进行检测,速度可达320km/h。北京交通大学对钢轨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搭建的钢轨探伤试验平台在100km/h速度下可检测表面宽度1mm的裂纹。但是,光学图像法只能检测钢轨的表面状态,不能检测内部损伤。
德国联邦材料研究测试研究所采用涡流技术进行钢轨检测,Eurailscout公司进一步开发了UDT02型钢轨探伤车,最高检测速度可达80km/h。然而,涡流检测由于存在趋附效应而对内伤检测失效。
2000年,在Bombardier公司的支持下,TSC公司开发出了铁路轨道交变电磁场(ACFM)检测系统,通过增加采样频率至50kHZ时,手动系统可实现2.7km/h的检测时速。与涡流检测技术相同,ACFM同样具有趋附效应而不能检测内伤。
1927年,Elmer Sperry博士应美国铁路联盟的要求,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辆基于漏磁检测原理的轨道探伤车。由于漏磁检测穿透力强,且不存在趋附效应的影响,极其适应于钢轨内/外部缺陷的高速检测。然而,由于磁化回路只能沿钢轨轴向分布,根据漏磁检测垂直磁化理论,漏磁检测技术只能检测钢轨的横向缺陷,即垂直于钢轨轴向的缺陷,而对纵向缺陷失效。
综上所述,现有的钢轨无损检测技术与方法,或检测速度慢,或无法检测内部缺陷,或无法同时实现横/纵向缺陷的全面检测。为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可以实现钢轨横/纵向、内/外部缺陷高速检测的无损检测装置,可在列车运行时实现对钢轨的同步检测,对保证铁路运行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漏磁和感应电流的钢轨无损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钢轨无损检测装置存在的或检测速度慢,或无法检测内部缺陷,或无法同时实现对横/纵向缺陷全面检测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18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