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地下土壤渗滤的耦合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2201.X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袁冬海;何江伟;刘钰钦;郭旭晶;严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序批式 吸附 滤池 地下 土壤 渗滤 耦合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地下土壤渗滤的耦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 集物理吸附、生物膜法与地下土壤渗滤组合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该装置 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即利用上述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作为市政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在19世纪诞生以来,已经在世界各地 被广泛采用,其主要工艺包括氧化沟、A/O、AB以及基于此开发出的A2/O、SBR、CASS等改进工 艺。上述工艺在一段时间内为污水处理做出巨大贡献,但是随着各国水环境法规越发严格 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这些方法能耗高,运行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其处理工艺相对单一的 缺点已经日益暴露,因此为了满足新时期环境保护领域的严格要求和越发严峻的能源形 势,国内外均开始研发环境友好、能耗较小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 应用,即利用该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 地下土壤渗滤的耦合装置,更具体地,其涉及一种集物理吸附、生物膜法与地下土壤渗滤组 合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降低运行成本,遏制污泥臭 气的产生,同时具备环境景观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地下土壤渗 滤的耦合装置,其包括:浓缩池、WAR(WetAirRegeneration,湿式空气再生)反应器、换热 器、PACT(PowderedActivatedCarbonTreatment,粉末活性炭处理)池、氨氮曝气生物吸 附滤池、污水回流池、污水反硝化池、深型磷吸附滤池和地下土壤渗滤;其中,所述浓缩池连 接所述WAR反应器,所述WAR反应器连接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PACT池,所述PACT 池分别连接所述浓缩池和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分别连 接所述污水回流池、所述污水反硝化池和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连接 所述地下土壤渗滤;
所述浓缩池用于使所述PACT池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浓缩沉淀;
所述WAR反应器用于使浓缩沉淀的所述剩余污泥湿式氧化再生,并排放处理后的 残渣;
所述换热器用于所述WAR反应器的进、出料换热,将活性碳附着的污泥氧化成无机 物,将恢复了活性的活性碳再返回到所述PACT池中重新使用;
所述PACT池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将氨氮转化成硝酸 盐氮,并使重金属离子固化沉淀;
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用于吸附氨氮,将吸附了氨氮后的污水排入所述污水 回流池,并将所吸附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
所述污水回流池用于贮存污水;
所述污水反硝化池用于使硝酸盐氮和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硝化;
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用于除磷,并去除污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
所述地下土壤渗滤用于去除污水中残余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化合物和微生物。
优选地,所述PACT池的填料为活性炭和赤泥分子筛,填料的厚度优选为2-3m,PACT 池的滤速优选为6-8m/h。
优选地,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的填料为人工沸石或天然沸石,所述人工沸 石或天然沸石的粒径更优选为2-4mm,填料的厚度优选为1.5-2.5m,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 的滤速优选为4-8m/h,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优选采取间歇式曝气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的填料采用人工合成填料,较佳地选用硅铁镁铝含 量较高的人工合成填料,所述填料的厚度优选在5-6m,深型磷吸附滤池的滤速优选为2-3m/ h。
优选地,所述地下土壤渗滤作为复合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具体的设计和组合。所述地下土壤渗滤优选采用石灰石、砾石和弗罗里硅藻土作为填料。所 述地下土壤渗滤为本领域常规的含义。所述地下土壤渗滤采用对原位土壤渗滤,滤层的厚 度优选1.0-1.5m,水力负荷优选为40-60cm/d,并设置地下通风管路。
优选地,所述WAR反应器内的温度为226~246℃,压力为6~10Mpa,停留时间为1~ 2h。
优选地,WAR反应器的炭泥浓度>9%,悬浮固体量不得低于9%,以提供WAR反应器 稳定的污泥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2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蠕动床反应器及利用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园林水质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