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垂直流人工湿地耦合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2374.1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3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袁冬海;郭旭晶;卞立波;严陈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宋焰琴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序批式 吸附 滤池 垂直 人工 湿地 耦合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耦合装置,具体涉及一 种集物理吸附、生物膜法与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装置。本发明还涉及该 装置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即利用上述装置处理污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污水水量较大,资源回用率较低,目前采取的多为传统的活性污泥方法如氧 化沟,A/O,A2/O等,这些方法能耗高,且产生二次污泥,不仅运行成本高、后续的管理维护成 本也高,虽然出水水质指标能够满足我国现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的要求。但面对着城镇污水处理的出水指标越来越严格和污水处理节能技术 日新月异的趋势,常规的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上述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 应用,即利用该装置进行污水处理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 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耦合装置,更具体地,其涉及一种集物理吸附、生物膜法与垂直流人工湿 地组合的污水深度处理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大幅降低处理过程中 的能耗、成本,较好的完成资源再生的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序批式吸附曝气滤池与垂直流人工 湿地的耦合装置,其包括:浓缩池、WAR(WetAirRegeneration,湿式空气再生)反应器、换 热器、PACT(PowderedActivatedCarbonTreatment,粉末活性炭处理)池、氨氮曝气生物 吸附滤池、污水回流池、深型磷吸附滤池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其中,所述浓缩池连接所述WAR 反应器,所述WAR反应器连接所述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PACT池,所述PACT池分别连 接所述浓缩池和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分别连接所述污 水回流池和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连接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
所述浓缩池用于使所述PACT池中产生的剩余污泥浓缩沉淀;
所述WAR反应器用于使浓缩沉淀的所述剩余污泥湿式氧化再生,并排放处理后的 残渣;
所述换热器用于所述WAR反应器的进、出料换热,将活性碳附着的污泥氧化成无机 物,将恢复了活性的活性碳再返回到所述PACT池中重新使用;
所述PACT池用于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将氨氮转化成硝酸 盐氮,并使重金属离子固化沉淀;
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用于吸附氨氮,将吸附了氨氮后的污水排入所述污水 回流池,并将所吸附的氨氮氧化为硝酸盐氮,再使硝酸盐氮和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硝化;
所述污水回流池用于贮存污水,并将污水返回到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
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用于除磷,并去除污水中残留的有机污染物;
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用于去除污水中残余的有机污染物、氮磷化合物和微生物。
优选地,所述PACT池的填料为活性炭和赤泥分子筛,填料的厚度优选为2-2.5m, PACT池的滤速优选为6-8m/h。
优选地,所述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的填料为人工沸石或天然沸石,所述人工沸 石或天然沸石的粒径更优选为2-4mm,填料的厚度优选为1.5-2.5m,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 的滤速优选为4-8m/h,氨氮曝气生物吸附滤池优选采取间歇式曝气的方式。
优选地,所述深型磷吸附滤池的填料采用人工合成填料,较佳地选用改性粘土矿 物,所述填料的厚度优选在4-5m,深型磷吸附滤池的滤速优选为2-4m/h。
优选地,所述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填料选自石灰石、砾石和弗罗里硅藻土,所述填料 的粒径优选10-15mm,所述填料的厚度为1.0-1.5m,水力负荷依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优选地,所述WAR反应器内的温度为226~246℃,压力为6~10Mpa,停留时间为1~ 2h。
优选地,WAR反应器的炭泥浓度>9%,悬浮固体量不得低于9%,以提供WAR反应器 稳定的污泥量。
优选地,所述PACT池、WAR反应器、换热器的外壁使用保温层保温,减少热量损失。
优选地,所述WAR反应器、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后,采用稀硝酸清洗内壁的结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3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