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报文接收方法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2702.8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樊辉;侯承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61 | 分类号: | H04L12/861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爽;黄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文 接收 方法 网络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报文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报文接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应用于多核CPU中,多核CPU包括主核及多个从核,主核用于确定多个从核中每个从核的运行状态,并通过位图映射每个从核的运行状态,所述方法包括:多个从核中运行在内核态的第一从核确定来自中断控制器的中断信号是否为收包中断信号;若是,则第一从核在中断进程中将报文的内存地址写入到用户态和内核态共享的共享内存中,以使报文地址对于处于内核态及用户态的从核均可见,且第一从核执行的步骤基于预设的专用寄存器执行,预设的专用寄存器为仅供处于内核态的从核使用的寄存器。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接收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报文的接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报文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报文接收方法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应用越来越多,流量规模也越来越大,传统的万兆路由器或防火墙逐步被TB(TrillionByte,兆字节)级设备代替。如何对大流量数据进行快速收取保存,用于后续业务的处理,成为现今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报文接收方法多是基于中断收包,具体过程包括:网络接口接收到报文后,中断控制器向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发送中断请求信号,CPU接收到中断请求信号后暂停当前主处理进程,并依次执行关闭中断、保护断点、中断源识别及保护现场等操作后,执行报文接收程序。其中在保护现场操作中,CPU需要保存当前主处理进程所使用的标志寄存器(Eflags),CS(Code Segment,代码段)寄存器,指令指针寄存器(Eip)等,CPU在中断进程中接收完报文后退出中断,并恢复主处理进程现场,返回继续执行主处理进程。
从上述报文接收方法中可以看出,为了在报文接收完毕后从中断处继续执行主处理进程,每次中断时CPU都需要保存主处理进程的现场,并在出中断时恢复主处理进程现场,保存现场和恢复现场的过程不仅占用CPU资源,而且影响报文接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接收方法及网络设备,以提高报文的接收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报文接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多核中央处理器CPU中,所述多核CPU包括主核及多个从核,所述主核用于确定所述多个从核中每个从核的的运行状态,并通过位图映射每个从核的运行状态,其中,所述运行状态包括用户态和内核态,所述位图中的每个比特位分别对应一个从核,如果一个比特位的值为第一值,则指示该比特位所对应的从核运行在内核态,如果一个比特位的值为第二值,则指示该比特位所对应的从核运行在用户态;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多个从核中运行在内核态的第一从核确定来自中断控制器的中断信号是否为收包中断信号;
若是,则所述第一从核在中断进程中将报文的内存地址写入到用户态和内核态共享的共享内存中,以使所述报文地址对于处于内核态及用户态的从核均可见,且所述第一从核执行的步骤基于预设的专用寄存器执行,所述预设的专用寄存器为仅供处于内核态的从核使用的寄存器。
上述方案中,第一内核在中断进程中基于预设的专用寄存器执行报文接收步骤,该预设的专用寄存器为仅供处于内核态的从核使用的寄存器,不会对主处理进程所使用的寄存器产生影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报文接收方法在进入中断进程时无需保存主处理进程现场,出中断时也无需恢复主处理进程的现场,因此本方案在报文接收过程中可以节约占用的CPU资源,提高报文的接收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从核在中断进程中将报文的内存地址写入到用户态和内核态共享的共享内存中,包括:
所述第一从核从所述共享内存中申请至少一片处于空闲状态的报文描述符,其中,所述报文描述符中包含用于指示所述报文描述符处于空闲状态或使用状态的状态标识位以及一段内存空间的地址,所述第一从核申请的所述至少一片报文描述符中的状态标识位指示所述报文描述符处于空闲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2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