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卷簧反向缠绕且自动收线的溜鱼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3935.X | 申请日: | 2016-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2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段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泽民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孙宝芸 |
地址: | 065806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反向 缠绕 自动 收线 溜鱼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卷簧反向缠绕且自动收线的溜鱼器,包括外壳、卷簧、中心轴以及线盘,所述外壳中部安装中心轴,该中心轴同轴旋转安装在线盘的中心孔内,该线盘的外缘缠绕弹性绳,该线盘的内圆同轴安装卷簧,该卷簧的一端部固定在线盘的内壁上,该卷簧的另一端部与中心轴固装在一起,所述中心轴的底端部旋转安装在外壳内表面,该中心轴与外壳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中心轴的底端部同轴固装棘轮,对应棘轮的外壳内表面铰装限位卡,该限位卡连接一限位卡复位单元。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构思巧妙,收线灵活自如,摒弃了传统的失手绳存在卷簧易折断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渔具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卷簧反向缠绕且自动收线的溜鱼器。
背景技术
溜鱼器是一种钓鱼配件,溜鱼器的弹力绳一端连接在鱼竿尾部,溜鱼器固定在钓鱼者方便钓鱼的位置。当提吊上鱼过程中出现大鱼,鱼竿和鱼线将要达到极限程度时,为防止折竿、断线使大鱼跑掉,钓鱼人一般松开鱼竿,这时弹力绳从溜鱼器中拉出,开始溜鱼,当鱼无力反抗时,弹力线收回到溜鱼器中从而将鱼竿和鱼拉回。
经检索,发现两篇与本专利申请相近似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
1、一种手杆用失手绳,公开号为:CN201557472U,包括皮筋线,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和线轮,在壳体上设置固定轴、开设出线口;线轮插装在壳体内的固定轴上,皮筋线一端缠绕在线轮上,另一端从出线口引出;壳体和线轮之间通过扭簧连接;壳体上设置防倒卡,在线轮上设置棘槽,防倒卡插入棘槽中,能阻止线轮倒转收线,但不阻碍线轮单向正转出线。
2、可固定盒式失手线,公开号:CN203968995U,包括:外壳(1),所述的外壳的中心通过螺母(9)和卡扣(8)连接中心固定轴(4),所述的外壳形状为圆盘形且边缘有弧形凹槽,所述的卡扣通过中心固定轴连接在外壳外侧,所述的中心固定轴连接卷簧(3),所述的卷簧的外端连接线盘(2),所述的线盘与中心固定轴两端有密封胶垫(10),所述的线盘连接失手线(6),所述的外壳的出线口处连接活动卡(5),所述的外壳通过螺丝(7)紧固。
经仔细阅读上述两篇对比文献,存在的问题如下:
1、对比文献1中,固定轴与壳体固装在一起,放线时卷簧缠在中心柱上,收线时卷簧张开,只能通过钓鱼人搬动防倒卡,很难掌握反向收线的时机。
2、对比文献2中,中心固定轴与外壳同样固装在一起,因失手绳多为弹性线,拉伸后收缩长度受到拉长比、时间、温度、拉力等因素影响。在收线的过程中,当卷簧完全张开如果弹力线没有完全收回,线盘因惯性继续旋转时,线盘带动卷簧反向缠绕在中心固定轴上,这时卷簧就会折断或者发生不规则缠绕,此时卷簧已损坏不能放线或收线。
该对比文献存在的另一问题为,溜鱼器的绳子多为弹力绳,拉伸后收缩缠绕的长度受拉长比、拉力等因素影响,长度不能确定,因此存在收线不彻底的问题。为了解决收线不彻底的问题,一般在装配过程中对卷簧预先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但是这种预紧力仅根据操作者的经验操作,没有统一标准,这样不仅降低了安装效率,同时并没有完全解决收线不彻底的问题。
上述两篇对比文献的中心轴都与外壳固装在一起,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方案上存在较大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卷簧反向缠绕且自动收线的溜鱼器。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止卷簧反向缠绕且自动收线的溜鱼器,包括外壳、卷簧、中心轴以及线盘,所述外壳中部安装中心轴,该中心轴同轴旋转安装在线盘的中心孔内,该线盘的外缘缠绕弹性绳,该线盘的内圆同轴安装卷簧,该卷簧的一端部固定在线盘的内壁上,该卷簧的另一端部与中心轴固装在一起,所述中心轴的底端部旋转安装在外壳内表面,该中心轴与外壳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中心轴的底端部同轴固装棘轮,对应棘轮的外壳内表面铰装限位卡,该限位卡连接一限位卡复位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泽民,未经段泽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3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捕鼠器
- 下一篇:一种昆虫病原线虫的活体繁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