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4376.4 | 申请日: | 2016-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陈建;张朝杰;陈海燕;谷鹏;王彪;陈东峰;娄学辉;王德龙;宋东方;尹冠飞;王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Q1/12 | 分类号: | B60Q1/12;B60R21/0134;B60Q9/00;B60T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46 河南省郑州市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车灯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汽车越来越多的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驾车出行。驾车过程中, 驾驶安全是必须的要求。
在有雾的天气、天黑或驾驶者短时间出现困倦的情况下,当行驶的前方突然出现不明障 碍物时,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同时驾驶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者误把油门当作刹车操 作的事例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新手驾驶经验不足;酒后驾车者反应迟钝及女性驾车者容易紧 张),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智能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灯光控制往往依靠驾驶员人 工操作,由于车辆灯光系统涉及的灯较多,完全依靠人工操作需要掌控较多的按钮,一旦操 作失误容易发生事故。这种传统的控制模式给驾驶人员带来很大的不便利。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可以让司机提前获取转弯侧方 向的道路状况,提高了驾驶的安全性,同时能根据不同的环境情况自动调整前照灯、后照灯 和转向灯的运行模块,且可人为干预,便于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车灯控制系统,包括
光照度传感器,用于采集车辆的周围的环境光照度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ECU;
摄像头,安装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的中轴线上,用于采集汽车前端和后端的周围视频数 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ECU;
雷达传感器,安装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侧,用于采集汽车前端和后端与障碍物之间的 距离,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ECU;
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内,用于采集汽车的加速度值,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ECU;
速度传感器,安装在汽车内,用于采集汽车的速度,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ECU;
ECU,用于接收光照度传感器、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发送的数据,然后按照时间进行归档 后储存在数据库内,并将这些数据转换成三维模型生成模块所能识别的数据格式发送到三维 模型生成模块,转换成计算模块所能识别的数据格式发送到计算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雷达 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数据对比分析判断,得出是否是误踩油门的 结论,从而发出相应指令到油门防误踩模块;
三维模型生成模块,用于接收ECU发送的数据以及车型的基本信息生成目前所处环境的三 维效果图,并发送到显示屏进行显示;
计算模块,用于接收ECU发送的数据,根据预设的算法确定前照灯转角,前照灯、后照灯 和转向灯的亮度以及转向灯的转角大小,并将所得的数据发送到人机操作模块进行显示;
人机操作模块,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用于进行前照灯转角、前照灯、后照灯和转向灯 的亮度的显示,并用于控制前照灯、后照灯和转向灯的运行;
控制器,用于接收人机操作模块输入的控制命令,并将接收到的控制命令发送到对应的 部件进行相应的控制;
油门防误踩模块,用于根据ECU发送的控制命令,控制限油机构和刹车辅助机构根据指令 做出相应反应;
防撞报警模块,用于通过雷达传感器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测定汽车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及 两者接近的相对速度,以前方距离和相对车速作为系统判定报警的依据,每一相对车速对应 相应的安全车距,并根据车辆自身车速对安全车距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转向灯通过支撑杆连接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步 进电机通过支撑杆驱动转向灯转动。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通过电动伸缩杆和旋转轴安装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的中轴线上,用 于采集各个角度的视频。
优选地,所述的电动伸缩杆和旋转轴连接有PLC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微控制器,单片机微控制器通过CAN总线连接计算模块, 单片机微控制器通过接口与前照灯、转向灯和后照灯的驱动装置相连。
优选地,所述防撞报警模块包括
雷达传感器,用于侦测机动车与障碍物的距离;
控制器,电性连接至传感器,用以根据机动车当前车速得到报警车距;
报警装置,电性连接控制器,其中若距离小于报警车距,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43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