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传输数据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5376.6 | 申请日: | 201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7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敬然;卢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锁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淑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区天***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数据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数据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属于第一节点的至少两个接口中的第一接口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数据包包括: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以及数据;第一接口的接收过滤器判断数据包中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是否与已存储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均一致;如果接收过滤器判断的结果为一致,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中的每个第二接口的发送过滤器判断数据包中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是否与已存储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均一致;如果发送过滤器判断的结果为一致,通过第三接口转发数据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数据包的方法。
背景技术
CAN总线是一种面向工业嵌入式系统的总线式通讯接口,其具有高可靠,多节点的特点。但其数据包长度较短且固定,数据包无法在其他通讯接口上有效传输。
UART接口即串行接口,是一种简单的常用通讯接口,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无法支持多节点。
OpenCAN协议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上层通讯协议,其扩展了CAN的能力,定义了数据交换方式以及节点的描述方式,但是其结构相对复杂,不方便使用在低成本系统上,且无法在其他类型链路上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输数据包的方法,通过节点接口的接收/发送过滤器判断数据包中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是否与已存储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均一致,如果判断结果一致,则转发该数据包,使得协议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同时,还可以在多种不同链路层之间进行传输,适用性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传输数据包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属于第一节点的至少两个接口中的第一接口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以及数据,所述第一节点的设备ID作为所述数据包中的目标设备ID,所述第二节点的设备ID作为所述数据包中的源设备ID;
所述第一接口的接收过滤器判断所述数据包中的协议ID、所述源设备ID、所述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是否与已存储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均一致;
如果所述接收过滤器判断的结果为一致,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中的每个第二接口的发送过滤器判断所述数据包中的协议ID、所述源设备ID、所述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是否与已存储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均一致,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为所述至少两个接口中除所述第一接口之外的其他接口;
如果所述发送过滤器判断的结果为一致,通过第三接口转发所述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三接口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接口中的部分接口。
可选地,当所述源设备ID为0时,标识发送所述数据包的源设备为未知设备;当所述目标设备ID为0时,标识接收所述数据包的目标设备为多个能接收到所述数据包的设备。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为总线接口,所述数据包还包括:帧ID和数据长度,
所述帧ID包括:分包序号、所述协议ID、所述源设备ID、所述目标设备ID和所述数据类型ID,其中,所述分包序号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的分包的序号;
数据长度,用于标识所述数据包的分包中携带的数据的长度,且所述数据长度的取值为0到8的整数;以及
所述数据包的分包中携带的数据,所述数据占用0到8Byte。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口的接收过滤器判断所述数据包中的协议ID、所述源设备ID、所述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是否与已存储的协议ID、源设备ID、目标设备ID和数据类型ID均一致,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锁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锁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5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