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5466.5 | 申请日: | 2016-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储婧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9/04;C08K13/06;C08K9/02;C08K9/04;C08K3/34;C08K5/34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包装 塑料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包装袋由于有较好的储存性和便携性,能够快速高效的将产品进 行储存搬运,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塑料薄膜是现在人们 常见的生活用品,塑料薄膜具有透明性好、阻湿性好、耐热性优良、使用方便、 价格便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目前市场上的塑料薄膜主要以聚乙烯塑 料薄膜为主,但是有的产品的会出现褶皱、透明度差、厚度不均匀、膜泡鱼眼多 等问题。有的塑料薄膜用于食品包装,但是里面含有有毒的增塑剂,影响了食品 的质量,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及其 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聚丙烯210-300、蒙脱石粉7-9、氯化镧1-2、聚乙烯醇5-6、碳酸钠2-3、 苯骈三氮唑0.1-0.3、十二烷基硫酸钠0.4-1、甘油三醋酸酯3-5。
一种所述的食品包装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蒙脱石粉加入到其重量100-120倍的蒸馏水中,超声1-2分钟, 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12,加入上述碳酸钠,在60-70℃下保温4-5小 时,抽滤,水洗3-4次,常温干燥,得预处理蒙脱石粉;
(2)将上述苯骈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100-11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80-90 ℃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滴加浓度17-20%的氨水,调节pH为9-12,搅拌至 常温,得氨水溶液;
(3)将上述氯化镧加入到其重量270-30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 入十二烷基硫酸钠,升高温度为60-70℃,加入预处理蒙脱石粉,保温反应30-40 分钟,加入上述氨水溶液,超声2-3分钟,离心分离,将沉淀水洗3-4次,在 80-90℃下真空干燥1-2小时,得镧基蒙脱石粉;
(4)将上述镧基蒙脱石粉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经薄膜吹塑机吹 塑成型,即得所述包装塑料薄膜。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加入的La3+中和了蒙脱石片层表面的负电荷,提高了蒙脱石粉的稳定 性,加入的聚合物的分子链交叉缠绕在蒙脱石片层中,形成稳定的体系,提高了 成品薄膜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加入的各原料环保无毒,特别适用于作为食品包装 材料,耐撕裂性好,该薄膜具有一定的耐热性,抗紫外性能好,常温、日晒放置 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减缓食品的腐烂程度,该薄膜的耐寒性好,食品经过该薄膜 包装后进行冷冻,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绝保护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食品包装塑料薄膜,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聚丙烯210、蒙脱石粉7、氯化镧1、聚乙烯醇5、碳酸钠2、苯骈三氮唑0.1、 十二烷基硫酸钠0.4、甘油三醋酸酯3。
一种所述的食品包装塑料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上述蒙脱石粉加入到其重量100倍的蒸馏水中,超声1分钟,加入 氢氧化钠,调节pH为10,加入上述碳酸钠,在60℃下保温4小时,抽滤,水洗 3次,常温干燥,得预处理蒙脱石粉;
(2)将上述苯骈三氮唑加入到其重量100倍的去离子水中,在80℃下保温 搅拌20分钟,滴加浓度17%的氨水,调节pH为9,搅拌至常温,得氨水溶液;
(3)将上述氯化镧加入到其重量27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加入十 二烷基硫酸钠,升高温度为60℃,加入预处理蒙脱石粉,保温反应30分钟,加 入上述氨水溶液,超声2分钟,离心分离,将沉淀水洗3次,在80℃下真空干 燥1小时,得镧基蒙脱石粉;
(4)将上述镧基蒙脱石粉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经薄膜吹塑机吹 塑成型,即得所述包装塑料薄膜。
性能测试:
拉伸强度,纵/横≥40/20MPa;
断裂伸长率,纵/横≥400%/500%
直角撕裂强度,纵/横≥100kgf/cm/140kgf/cm
表面张力≥42×10-3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紫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5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缆绳操作机构
- 下一篇:对设置在划线设备中的压力组件的压力载荷进行设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