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水溶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6048.8 | 申请日: | 2011-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0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填烽;黄家兴;吴华莲;郑文杰;黄文健;文咏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3/04 | 分类号: | A61K33/04;A61K9/06;A61P35/00;A61K31/715;A61K36/06;A61K31/3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肿瘤 活性 虎奶菇 多糖 功能 纳米 溶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化纳米硒的快速制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 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水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硒是人体必需的十五种微量元素之一,在体内发挥抗肿瘤、抗氧化、抗衰 老、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修复细胞、拮抗降低有害重金属等重要的生物活性。 硒与多达40多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其中包括:艾滋病(AIDS)、 肝癌、克山病、大骨节病、心脑血管等疾病。低硒或缺硒人群通过适量补硒能 够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的正常功能,预防肿瘤、 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全球约有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我国多个 省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是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高的 地区,需要进行补硒。然而作为营养补充剂或癌症预防剂,硒的有益剂量和毒 性剂量范围却是极其狭窄,容易造成硒中毒,严重限制了硒在疾病防治,尤其 是癌症防治方面的潜力。硒的毒性依赖于其化学形式,目前研究结果发现无机 硒化合物的毒性强于有机硒化合物,硒代半胱氨酸的毒性与亚硒酸钠相似, 亚硒酸钠的毒性强于纳米硒。纳米硒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生物活性强和毒性低 的优点。
纳米单质硒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还原法,利用硒的含氧酸盐或氧化物通过 各种还原剂获得单质硒,同时使用修饰剂或者调控剂对形貌进行修饰调控,获 得理想粒径和形貌的产物。
然而,现有的各种纳米单质硒制备方法目的均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调控剂或 修饰剂对形貌进行调控或者修饰,得到理想粒径和形貌的产物,而这些修饰剂 不是具有强生物活性的生物分子,不能通过修饰剂或者调控剂有效的提高纳米 单质硒的生物活性,尤其是抗肿瘤活性,即所得产物并不是功能化纳米单质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纳米单质硒的制备方法不能通过 修饰剂或者调控剂有效的提高纳米单质硒的生物活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抗 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水溶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 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水溶胶,含有以下浓度范围的物质:
虎奶菇多糖,浓度范围为10mg·L-1~1000mg·L-1;
维生素C,浓度范围为0.02mmol·L-1~20mmol·L-1;
纳米硒,浓度范围为0.005mmol·L-1~5mmol·L-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 米硒水溶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常温常压下,往虎奶菇多糖水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溶液,混合均匀;
S2)在步骤S1)得到的溶液中滴加二氧化硒溶液或亚硒酸盐溶液,在滴 加时混匀;
S3)对步骤S2)得到的溶液加水定容,待产物中所出现的红色不再加深, 即得到由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的纳米硒水溶胶。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 水溶胶的制备方法中,使用的所述虎奶菇多糖水溶液浓度为30mg·L-1~3000 mg·L-1,维生素C溶液的浓度为0.2mmol·L-1~200mmol·L-1,二氧化硒或亚硒 酸钠溶液的浓度为0.05mmol·L-1~50mmol·L-1。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 水溶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维生素C为还原型维生素C。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 水溶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亚硒酸盐为亚硒酸钠。
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 水溶胶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虎奶菇多糖为水溶性虎奶多糖、化学修饰的热碱溶 性虎奶多糖或其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 米硒水溶胶的应用,所述虎奶菇多糖功能化纳米硒水溶胶中的虎奶菇多糖功能 化纳米硒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0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土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二萜化合物在制备抑制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