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6849.4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53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13 |
发明(设计)人: | 邵军超;夏永安;郭兴群;高照波;马法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3/14 | 分类号: | C07D403/14;C07D20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 代理人: | 向华 |
地址: | 21444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氨基 甲酸 二甲 盐酸 盐类 化合物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备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的新方法。
技术背景
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Daclatasvir)是BMSquibb公司开发的丙肝治疗药物,已分别在美国、欧洲及日本上市,本品与索非布韦(Sofosbuvir)口服联用在临床上的丙肝治愈率可大于90%,已被WHO列入最重要的必须基本治疗药物名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和市场前景;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丙肝药物可以作用于1、2、3、4型丙肝,与其他抗丙肝药物联用时,临床治愈率可达89%-100%。
US7728027B2公开了合成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的传统方法,参见以下反应式。传统的合成方法是将乙酰联苯A1溴化得到4,4'-二(2-溴乙酰基)联苯A2,A2和保护的L-脯氨酸A3反应得到中间体A4,中间体A4在醋酸铵的条件下关环得到中间体A5,中间体A5经过脱保护得到A6,中间体A6再和MOC-L-缬氨酸A7反应得到A8,然后成盐得到最终产物A9。
以上是传统合成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的方法的反应式。该传统反应方法为线性合成路线,要经过保护以及脱保护的步骤,总产率较低。并且成本占比较大的A2化合物分子利用效率较低,大约只有20%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合成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的方法,与传统方法不同,本发明的方法不采用保护和脱保护的步骤,而是通过合成MOC-L-缬氨酸和L-脯氨酸的二肽产物关键中间体MOC-L-缬氨酸基-L-脯氨酸(本文以下简称:二肽),随后,将所述二肽中间体和4,4'-二(2-溴乙酰基)联苯反应得到中间体[1,1'-联苯基]-4,4'-双(2-羰基乙级-2,1-二)-(S)-双((甲氧基羰基)-L-缬氨酸基-L-脯氨酸),最后经过关环和成盐得到目标产物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盐酸盐,所述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采用汇聚反应策略和更短的合成路线,使收率明显提升。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式如下:
先将乙酰联苯B1溴化成4,4'-二(2-溴乙酰基)联苯B2;在缩合剂和碱的作用下,将MOC-L-缬氨酸B3直接和未保护的L-脯氨酸反应,制得中间体MOC-L-缬氨酸基-L-脯氨酸B4;随后将4,4'-二(2-溴乙酰基)联苯B2与MOC-L-缬氨酸基-L-脯氨酸B4在碱性条件下发生SN2反应制得[1,1'-联苯基]-4,4'-双(2-羰基乙基-2,1-二)-(S)-双((甲氧基羰基)-L-缬氨酸基-L-脯氨酸);随后进行关环和成盐反应得到目标产物N,N’-[[1,1’-联苯]-4,4’-二基双[1H-咪唑-5,2-二基-(2S)-2,1-吡咯烷二基[(1S)-1-(1-甲基乙基)-2-氧代-2,1-乙烷二基]]]二氨基甲酸二甲酯二盐酸盐盐酸盐。
所述碱为三乙胺、N-二异丙基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吡啶、N-甲基马啡啉、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优选碱为氢氧化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利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8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