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埃索美拉唑钠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6911.X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6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伟 |
主分类号: | C07D401/12 | 分类号: | C07D40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埃索美拉唑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工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药物埃索美拉唑钠的合 成。
背景技术
质子泵抑制剂用于胃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是近十几年来在临床医学上应用最广 泛、疗效最好的药物。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一直H+/K+-ATP酶的药物必须具备三种结构部 分:吡啶环、SO(亚磺酰)和苯并咪唑环。目前几种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多为苯并咪唑的衍生 物,他们主要是通过对吡啶环和苯并咪唑换进行不同的官能团修饰而增强其抑制胃酸的功 能。临床应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主要为弱碱性药物,其原药活性极小,在肠道吸收入学后转运 至胃粘膜壁细胞,然后到达分泌管和酸性腔,该处Ph<1,埃索美拉唑转变为具有抑制H+/K+- ATP酶活性的化合物次磺酰胺,迅速与H+/K+-ATP酶上半胱氨酸的巯基结合形成二硫键,从而 使酶失活,特异性抑制胃壁细胞内的H+/K+-ATP酶活性,发挥抑制酸分泌的作用。
埃索美拉唑钠,化学名S-(-)-5-甲氧基-2-[[(4-甲氧基-3,5-二甲基-2-吡啶基)甲基]亚磺酰基]-1H-苯并咪唑钠,是首个应用于临床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S-构型单一异构体的钠盐。该药主要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以及消化道食管炎。临床上已经证明该药比外消旋体和R-构型奥美拉唑的毒副作用低,且疗效要好。埃索美拉唑钠由AstraZenecaAB第一个研制而成,并于2005年3月获得FDA批准上市,剂型为冻干粉针剂,规格为40mg,用于不宜口服或当口服无效时,成人和1月龄以上儿童的胃食管反流性和糜烂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在我国,2009年3月首次批准了该药的生产,剂型即规格均与原研相同,用于口服疗法不适用时,胃食管反流病的替代方法。埃索美拉唑钠的结构式如下:。
埃索美拉唑钠的合成途径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为手性拆分,第二类为手性合成,第三类生物化学法合成。其中手性合成是指直接用手性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奥美拉唑硫醚制得奥美拉唑的左旋单体,采用不对称催化氧化只需一步即可得到单一对映体,所耗物料少,即使使用价格较贵的手性催化剂,其成本还是相对较低,已成为获得埃索美拉唑钠的主要方法。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路线如下:。
就将硫醚前体氧化为亚砜的方法而言,目前已有多篇文献报道。EP-174726描述了 用间氯过氧苯甲酸,过氧乙酸,三氟过氧乙酸或过苹果酸,亚溴酸钠或次氯酸钠,或过氧化 氢中之一氧化硫醚的方法;WO98/09962描述一种制备奥美拉唑的方法,系在水和有机溶剂 的两相介质中,用过氧乙酸氧化其硫醚前体而制得奥美拉唑。专利WO00/25711也描述一种 分离奥美拉唑的方法,其中硫醚前体的氧化是过氧化氢枯烯或过氧化氢叔丁基在钛络合物 存在下完成的。专利EP-302720记载了2-(2-吡啶基甲基硫代)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硫醚基 的氧化是在钒化合物做催化剂的情况下,用过氧类化合物,例如过酸类,烷基过氧化氢类, 过氧化苯甲酰类,过氧化氢,偏高碘酸盐和过硼酸四万及盐类等完成。就目前的工艺状态来 看,一直被深入地研究和较广泛用于氧化的方法是采用矾催化剂的方法,但是钒化合物毒 性较大。而且由于过度氧化、砜和N-氧化物会作为杂质产生,显然,这类杂质的产生将导致 得到任何类产品的方法成本增加。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氧化该类硫醚前体成为亚砜的新方 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催化氧化制备埃索美拉唑钠的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本发明制备埃索美拉唑钠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方法以式(I)的硫醚前体为原料,以磷钨杂多酸季铵盐为催化剂,以丙酮为溶剂,在 碳酸氢钠和手性试剂(1S,2S)-(-)-1,2-环己二胺-D-酒石酸盐的存在下,使用过氧化氢氧 化式(I)的硫醚前体为亚砜;反应结束后,过滤,并将滤液倒入水中,过滤,滤饼经水洗干燥 既得(S)-(-)-奥美拉唑;(S)-(-)-奥美拉唑经氢氧化钠碱化,分离既得埃索美拉唑钠。
所述的磷钨杂多酸季铵盐选自十三吗啉季铵盐和磷钨杂多酸的复合物,其具体结构为,其中C4H9是正丁基,C13H27是正十三烷基,HPA-是[H2PW12O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伟,未经顾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69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