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滚筒行走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433.4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30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龙;孙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高新区科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B62D57/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10 | 代理人: | 陈兴强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滚筒 行走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填海基础加固装置,具体来说,涉及螺旋滚筒行走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建设的高速发展,河道、湖泊、海滩周边都不同程度的被其污染严峻,再加上资源土地越来越少,国内很多企业跟政府纷纷围堵海洋要陆地、海滩、沼泽地,河道等基础淤泥采用搅拌注浆固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缺少一种可以行驶在海滩、沼泽地、淤泥塘中用于实施这些设备的行走装置。
目前我们知道,采用灌输围海基础加固河道、湖泊、水库的底泥固化处理的设备有搅拌后台,有高压送浆喷,空压机、格栅振筛机、拖泵、搅拌钻机,高压旋喷钻机,淤泥输送管道等组成综合化的淤泥固化工艺技术设备系统,因此必须要一种行走平台可以搭载安装所需要的设备行驶到实施地作业,其又可以做深层搅拌桩,双向搅拌桩,加固固化设备,高压全喷桩基础加固的一种多功能、全方位行走方式的设备。目前在海塘地,沼泽地加固项目设备都采用旱地行走方式是走管式,好一点的就是装配履带式行走,施工人员在海塘,沼泽地上搭设可以供给这些设备作业的平台,无论走管式还是履带式行走,它们缺点是它不能进入淤泥层土质的海岸线,河道,湖泊,沼泽地,跟海塘作业地,容易陷进去,所以在这样的区域大大的制约了这些地方基础加固的可行性,一般就采取最原始的办法搭建架子或者用大量的土石方填埋作为作业平台,然后再实施土壤加固工艺技术,海塘跟沼泽地都是淤泥土质组成,用大量的土石方填埋就会导致水土流失的局面,因为海滩有一定的斜坡度,一旦涨潮会把填埋的土石方一定程度的随着退潮卷走。而沼泽地是由大量的泥沙堆积,水草,苔草,泥沙癣组成,在沼泽地下面是无底的泥潭,在这个上面填埋土石方跟搭设架子,来实施基础土壤加固可想它的成本跟时间,在这样的区域基础加固会大大增加了项目投入成本跟时间。综合上述,必须发明一种可以行驶这样地域的设备,而这样的设备不受上述地域的限制,才能有效针对性的解决施工难度。
所以,研制一种可以搭载安装这些设备又可以行驶在较差的淤泥中行驶平台设备,来克服淤泥质海岸,沼泽地,河道,水库,湖泊等地的基础加固项目,使它可以有效的在平台上安装各种针对土质加固施工设备,又可以任意拆坼运输来解决上述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螺旋滚筒行走设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螺旋滚筒行走设备,包括一个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一个用于驱动该平台下端液压步行系统的动力装置,其中,该动力装置驱动连接液压步行系统内的液压马达;该液压步行系统包括两组螺旋体滚筒,每组螺旋体滚筒包括两个滚筒,两个滚筒通过连接支架相连接,且该连接支架通过底座面架固定于平台底面;滚筒内贯穿有中轴,中轴两端安装有轴承座,中轴的一端连接有步行马达;每组螺旋体滚筒中的两个滚筒上均设置有螺旋叶片,且该两个滚筒的螺旋叶片的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平台包括两个并排拼接的半平台,两个半平台通过中间梁固定连接,半平台包括若干相垂直连接的主骨和副骨;中间梁的两端设有连接板。
进一步的,动力装置为柴油机,柴油机上设有操控室。
进一步的,轴承座内设有轴承。
进一步的,轴承座连接有焊接于滚筒内的内管,且该内管套于中轴外,内管外还连接法兰。
进一步的,连接支架上设有牛头座,牛头座内贯穿有轴杆。
进一步的,滚筒两头呈锥型。
进一步的,滚筒中设有若干加劲圆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能够有效的克服了不能在淤泥质海岸线、沼泽地有效移动施工设备的难题,其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针对性的解决施工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滚筒行走设备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滚筒行走设备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螺旋滚筒行走设备仰视图。
图中:
1、操控室;2、动力装置;3、副骨;4、底座面架;5、步行马达;6、轴承;8、平台;9、螺旋叶片;10、中轴;11、连接法兰;12、轴承座;13、加劲圆板;14、主骨;15、中间梁;16、滚筒;17、牛头座;18、连接支架;19、液压马达;20、轴杆;21、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科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科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4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涵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 下一篇:防爆胎、防穿刺轮胎改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