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式空气净化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459.9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7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林客蒎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0 | 分类号: | A62B7/00;A62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空气净化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技术,具体涉及可穿戴的空气净化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经常出现的雾 霾天气会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及日常健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人们 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空气净化无疑成为了目前对付这种雾霾 的主要手段。
目前空气净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口罩,另外一种就是基于风 机加过滤的空气净化器。从空气的流动驱动力的产生方式来看,口罩需要人力 的抽吸实现对气流的驱动,而空气净化器使用风机实现对气流的驱动。因而, 根据流动驱动力的产生是人体与否可以将空气净化方式分为,被动式的和主动 式的空气净化。被动式的空气净化方式,也就是口罩由于滤芯的气阻,人体需 要消耗较大的力量来吸入空气,不适合运动健身时佩戴。佩戴口罩的直观感受 就是闷气,以及长时间佩戴水蒸气容易将滤材浸湿,更加闷气。
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都是室内使用的,对于污染严重的室外,根本没法 使用。为此人们提出设计出各种可随身携带的空气净化装置。但是这些可携带 的空气净化装置的技术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整体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推广;
2.可靠性差,无法真正实现随身携带;
3.性能差,无法保证使用者任何时候都只吸入经过进化的干净空气;
4.使用不方便,不便于携带,容易成累赘;
5.使用舒适性差,影响使用者的正常呼吸。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可穿戴的空气净化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之一在于 提供一种穿戴式空气净化装置,该净化装置成本低、可靠性高且保证佩戴者有 效吸入经净化后的空气;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可行的穿戴 式空气净化方法。
为来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1:提供一种穿戴式空气净化装置,包括:空气净化器、气泵、导气 管、出气部件、电源装置以及佩戴部件,所述空气净化器、气泵以及电源装置 设置在佩戴部件上,空气净化器的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所 述气泵的出气口通过导气管与出气部件连通,所述出气部件为可佩戴结构,且 佩戴时出气口与佩戴者的鼻孔对应;所述电源装置与空气净化器和气泵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器为链球等离子净化装置。
优选的,所述佩戴部件为腰带和/或者可穿戴的衣裤。
优选的,所述气泵和出气部件之间还设置有一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在佩戴者呼气的气压下关闭,在在佩戴者吸气时打开。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中还包括储气腔,所述储气腔的进气口与气泵 的出气口连通,储气腔的出气口与气泵的进气口连通或与出气部件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气腔分布在佩戴部件上。
优选的,所述储气腔利用佩戴者体温对储气腔内的气体加热。
优选的,所述气泵和出气部件之间还设置有一加湿部件。
优选的,所述加湿部件为加湿瓶。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中还包括一手动充气装置,所述手动充气装置 用于对储气腔进行手动充气。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中还包括通信模块和/或定位模块。
方案2,基于上述的穿戴式空气净化装置,提供一种穿戴式空气净化方法, 该方法首先通过空气净化器对吸入空气进行净化,接着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增 压,然后将增压后的净化空气直接供向佩戴者,避免吸入未经净化的空气。
优选的,所述方法中,在佩戴者呼气的时候,利用佩戴者呼气的气压关闭 通气管路停止供气;在佩戴者吸气的时候利用净化空气的气压打开通气管路进 行带压供气。
优选的,所述方法中在供气前还对净化后的供气进行加湿。
优选的,所述方法中还将净化后的空气存储在佩戴部件中。
优选的,所述方法中通过佩戴者体温对佩戴部件中存储的净化后的空气进 行加热保温。
根据上述方案构成的穿戴式空气净化方案,能够有效的将经过净化、消毒 和除臭的干净空气输入给佩戴者,并有效保证佩戴者只吸入经过净化后的干净 空气;同时本方案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再者运行性能稳定可靠, 实用性非常的强,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林客蒎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林客蒎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4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拱顶储罐灭火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雾霾的氧气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