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及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087842.4 | 申请日: | 2016-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7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岳;齐飞;李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4 | 分类号: | G01N27/6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原位 探测 催化 反应 中间 产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管式催化反应器(1),催化反应腔压力控制系统,取样锥(3), 电离腔(4),质量分析系统(5),真空系统;
所述管式催化反应器(1)包括催化反应腔(1-1)与中空反应管 (1-2),两者相互连通;
所述取样锥(3)呈空心圆锥状,与中空反应管(1-2)同轴设置, 锥口对准中空反应管(1-2)的出口;
所述取样锥(3)与电离腔(4)连通,所述质量分析系统(5) 的离子聚焦静电透镜(5-1)设在所述电离腔(4)内;
分子束(7)经所述取样锥(3)进入离子聚焦静电透镜(5-1) 内,并在电离源(8)的作用下完成电离,向上进入所述质量分析系 统(5)内进行原位探测;
所述催化反应腔压力控制系统对催化反应腔内的压力进行控制;
所述真空系统分别对催化反应腔(1-1)、电离腔(4)、质量分析 系统(5)的质谱仪(5-2)内的压力进行抽真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催化反应器(1)还包括电加热丝(1-3)、控温 仪、催化剂(1-4),所述催化剂(1-4)设于中空反应管(1-2)的出 口处,电加热丝(1-3)缠绕在所述中空反应管(1-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催化反应腔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2-1)、阀门 (2-2)和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真空系统包括一台与阀门(2-2)连接的机械泵(6-1), 以及分别与电离腔(4)、质谱仪(5-2)连接的两台分子泵组(6-2、 6-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压力传感器(2-1)安装在催化反应腔(1-1)内的侧壁, 用于测量催化反应腔内的压力;催化反应腔(1-1)的排气口连接阀 门(2-2)和机械泵(6-1),控制器读取压力传感器(2-1)的压力信 号,并据此控制阀门(2-2)的开关程度,从而使催化反应腔(1-1) 内的压力达到设定数值,并保持稳定。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电离腔(4)与催化反应腔(1-1)之间由取样锥(3-1) 隔离。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
电离腔(4)的压力在10-2Pa量级,质量分析系统的压力在10-4 Pa量级,催化反应腔(1-1)内的压力在1-760Torr范围内调节;
为了保持电离腔(4)的压力基本恒定,当催化反应腔(1-1)内 的压力变化时,更换不同孔径的取样锥(3-1),取样锥(3-1)尖端 的开孔直径为50~500μm,材料为惰性材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取样锥(3)锥度是25度,孔径是300μm,催化反应腔(1-1) 内的压力是30Torr,电离腔(4)内的压力是0.01-0.1Pa,取样锥 尖端到电离源(8)的距离不到100mm;分子束(7)的密度与所述距 离的平方成反比。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电离源(8)为同步辐射真空紫外光电离源。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和产物的装置,其 特征在于:质量分析系统(5)为飞行时间质量分析;所述飞行时间 质量分析器质量范围是1-400,脉冲频率是50kHz。
11.一种原位探测催化反应中间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
分析样品在催化反应腔中发生催化反应,催化剂放置在管式反应 器的中空管(1-2)内,样品经过催化剂(1-4),催化反应的中间物 和产物通过取样锥(3-1)取样,形成分子束(7),并进入电离腔(4), 分子束(7)与电离源(8)交叉,中性成分被变成带电的离子,离子 经过静电离子聚焦透镜(5-1)的聚焦和传输,进入质谱仪(5-2)中 进行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08784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减温器喷水装置缺陷超声波检测方法
- 下一篇:服装包装盒